水泥減產或將給力節能減排推進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我國水泥市場已正式進入淡季,價格環比繼續下跌,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許多地區包括遼寧、浙江、河北、江西以及廣東等都出現了水泥減產的現象,其中遼寧同比減產20%,第一季度減產低迷并未讓水泥行業在第二季度進入到回暖狀態,而是繼續維持疲軟狀態。市場人士分析癥結所在頭一個便是供需矛盾不斷加劇,時時壓制著水泥價格的上漲。
國務院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節能減排工作視頻會議中通報了“十二五”開局以來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剖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深入分析原因,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相關措施和具體要求,確保實現今年的節能減排目標。同時,今明兩年中國將啟動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發布100項重要節能標準,重點是終端用能產品能源效率標準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面對國家對“節能減排”的重視與不斷推進,筆者認為,或許水泥減產并非是一件壞事,同時,“水泥減產”對水泥產業綠色化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首先,“節能減排”是目前水泥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國家對節能減排的重視帶給水泥企業眾多壓力,逼迫水泥企業不得不減少產量而跟上國家的步伐。因此才促使了水泥減產,提高了水泥價格,這對水泥市場而言是一個重重的打擊。但是當水泥企業開始自發減產,自發的停產整頓,則表明表明水泥企業已開始重視節能減排,并在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節能減排的方法與策略。水泥企業只有從思想上開始重視,才能在行動中去落實。
其次,“節能減排”要求水泥企業淘汰落后產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而要淘汰落后產能、整頓落后裝備、平衡水泥供需、進行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則要求水泥企業必須花費時間與精力,而水泥企業減產整頓則給了節能減排時間與機會。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5月,國內水泥產量同比增長4.3%,增速同比減緩14.9個百分點,此外當月重點建材企業水泥平均出廠價每噸為360.5元,比上月下降2.5元,同比下降26.5元,降幅分別為0.7%和6.8%。前四月水泥行業利潤95.3億元,下降了59.9%。如此微利下運行,水泥企業每日如履薄冰。不可想象的是,月末,重點建材企業水泥庫存1858萬噸,同比上升14.1%。看著每月剩出的水泥數字,讓所有人都從頭涼到腳。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水泥減產”或許將是水泥企業開展“節能減排”計劃的最好時機。
因此,水泥企業的“減產整頓”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水泥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的進程,也將促進水泥產業的綠色化進程。當然,“減產”并不是平衡水泥市場供需的根本措施,如果今年國資委對今年節能減排目標完成勢在必行、節能標準得以實施的話,隨著節能減排的推進,對低產高耗設備進行關停減產,眾水泥企業團結協作,不但能夠緩解水泥市場的供需平衡,還能有效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如此一舉兩得,對水泥企業和水泥市場來說也將是一個很好的利用機會。
編輯:jh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