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材工業經濟效益首現負增長
自2008年以來,湖北建材工業產值增長率一直連續增長,2011年達到頂峰。然而今年從開春起,湖北建材工業產值就開始慢慢進入下降通道,并首次出現利潤負增長。據調查,是水泥行業拖住了湖北建材工業的后腿,使其沒有得到快速的發展。
據悉,在全國水泥市場均不景氣的影響下,湖北水泥工業也呈現低速增長態勢。由于長江沿線水泥新增產能釋放,對湖北水泥市場形成沖擊,湖北噸水泥平均出廠價下跌約56元 ,噸水泥平均利潤下跌26.8元,水泥行業利潤同比-42.76%,凈減5.89億元。由于去年湖北水泥行業利潤占建材行業利潤總額的45.13%,所以盡管今年墻材、水泥制品、石材、建筑衛生陶瓷等行業利潤有較大幅度增長,但仍然難以彌補水泥行業效益下滑的缺口。
究其原因,是市場和資源兩座大山壓住了湖北水泥工業。
在全國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之下,湖北水泥市場也不可能獨善其身,面臨著行業全局過剩的局面,使水泥市場壓力與日俱增。當水泥產能供過于求時,水泥行業價格必然會下降,這是其一。其二,湖北地處長江沿岸,但是據統計,湖北水泥市場占長江沿岸市場份額不到三分之一,另外的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中有一部分是湖北水泥從長江沿岸各城市搶占來的,如重慶,會隨著水路往湖北運送水泥熟料等,進而沖擊了湖北省的水泥市場。其三,據水泥行業專家透露,湖北水泥市場需求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湖北建筑市場低強度的水泥需求量偏大,強度等級42.5以上水泥僅占全省水泥總量的12%,低強度等級水泥占80%以上。這種現象必將影響湖北水泥市場結構調整。
隨著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近年來我國接二連三的出臺了一系列資源環境政策法規,致使我國資源壓力越來越大。據悉,湖北共有規模以上的水泥企業約138家,其中有60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除去少數幾家水泥企業綜合能耗和排放指標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之外,絕大多數新型干法生產線的單位水泥產品綜合能耗和排放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且水泥行業之間的市場競爭,講究的是水泥新型干法產能之間的實力競爭。因此,控制增量、優化存量對湖北水泥工業尤其迫切。
我國在水泥工業發展歷程中的幾次大的轉型,都歷經數年甚至十多年,采取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期間有成功也有失敗。在目前全國水泥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湖北省的水泥企業在這種大趨勢面前,也只有打起精神,順應這種潮流,積極的去應對,以良好的態度去迎接湖北乃至全國新一輪的轉型升級,最終以科學的態度促進水泥工業的健康發展。
編輯:yang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