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王元京:中技樁業進入“壯業偉業”階段
國家發改委投資所研究員王元京副主任
近日,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媒體高管見面會暨企業榮獲建材科技進步類二等獎通報會在上海舉行。會上,國家發改委投資所研究員王元京副主任暢談了對中技樁業快速發展的評價和思考。
他說,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一個比較低迷的時期,企業各種成本都在上升,市場在萎縮,利潤也偏低,企業都在掙扎。這種情況下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走傳統的老路,拼價格、拼成本。甚至于走一些偏路,比如搞一些虛擬經濟等。這種路實際上很容易走,但現在走不動了。如果建材行業走這條路,那么整個行業可能會變得平庸和低俗。當然有些行業內的企業還是選擇了這條路,通過偷工減料節約成本,然而這種做法是下下之選,并且不可能走得長久。另一個就是走新路。國家各方面反復號召要轉型、要升級,盡管非常艱難,但可能是行業發展唯一的希望所在。中技樁業這種后來居上的發展模式給人以很大啟發,比如說中技樁業確實是創造了一個既快又好的奇跡:從速度上看,短短五年時間,中技樁業作為后來者,做到了六、七十倍的資產增長,這個是非常驚人的;第二,中技樁業不僅從資產規模上實現了是由小變大,現在效益、資產質量等各方面,包括品牌建設都是比較成功。
他認為中技樁業的成功來自于三個方面:第一,技術創新。現在的建材行業,比如同樣創造出十億產值,有的行業企業可能是用四千人,中技可能用三百人。企業獲取收益不是靠更多的人力和資金投入,而是靠技術投入。中技樁業這五年的發展歷史可能是在研發上高投入的歷史,最終結出的果實就是產品創新、工藝創新、裝備創新。反映在效益上就是投資少、效益高,這是長期堅持技術創新的結果。第二,管理創新。中技作為上海的民營企業并沒有走家族企業的傳統道路,而是走現代化的管理之路,尤其是注重信息化的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保持了先進生產力的特征。第三,資本創新。有別于傳統企業的資金自我積累,中技樁業引入了很多外部戰略投資者進行股權投資,壯大了資本,PE風投進來之后最重要的是進行全方位的資本運作和包裝,運用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等各種融資工具,將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實現了很好結合,有別于建材行業很多企業都是停留在只注重技術、資產的使用價值層面上。
從這三個方面的經驗可以看出,中技樁業確實是具有一定的領先性、示范性,通過超常規的路徑,中技樁業五年完成了創業和立業的過程。那么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是什么呢?一、產品創新: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扶老攜幼”。我們還是在傳統行業之內,還要依靠傳統行業來積累我們的資本和效益,要將傳統行業“返老還童”,在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上做文章,希望中技樁業能在行業內做出一定的突破;攜幼,國家強調戰略新興產業,要在三五十年之后才能真正成熟起來,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在新產品開發上要勇于投入,還要堅持專業化的路子,做專做精是永恒不倒的真理。二、規模升級。前一個階段是建業立業,接下來就應該是壯業偉業的階段。上市提高了企業的規模,吸收很多股東,使我們成為知名企業,這是非常必要的。中型企業進一步擴大成為大型企業,上市是必經之路。三、技術做強。除了前面提到的信息化等方面,我想強調的是標準化方面,企業的標準有可能成為行業標準,有可能成為國家標準,企業制定的標準要適應國家標準、引領標準、創造標準。四、應該注意建立企業的聯盟、企業的集群,形成協同效應。不僅有產學研聯盟,還要有企業的聯盟,來壯大行業。要和國家的發展相對接,符合國家重點發展的大方向,例如國家對新型產業尤其是新材料產業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去對接這些新要求,比如企業下一步能否向國家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包括新材料的示范基地、示范企業去進一步升級。
(中國水泥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