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市生態環境局高密分局“五抓” 守護“氣質”高顏值
今年以來,濰坊市生態環境局高密分局以“五抓”舉措為抓手,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截至目前,PM2.5同比改善9.1%;PM10同比改善3.5%;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75,同比改善1%;空氣優良天數67天,同比增加2天。
一是抓企業治污。充分發揮智慧監管平臺作用,利用5105余套用電監控設備對工業企業實時監管,發現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企業,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進行提醒,督促開啟治污設施。今年以來,依托自動監控、用能監控等手段檢查企業130余家次,發現問題10余個。依法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相關要求,全面整治電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排放企業,分門別類制定行業調整方案。目前,已指導10家企業完成升級改造,1家企業完成原輔材料源頭替代。
二是抓車輛監管。聯合公安交警,交通局等部門開展執法檢查,通過增設流動路檢點、加密檢查頻次、車輛集中停放地入戶抽測等措施,重點檢查柴油貨車尾氣排放、冒黑煙、車用尿素添加以及車載OBD是否有預警故障。截至目前,共開展聯合檢查6次,檢查疑似尾氣超標車輛柴油貨車144輛。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專項檢查行動,重點檢查進撤場報備、環保編碼、機械定位情況,督促落實好進撤場報備制度并及時更新報備信息,對發現的未編碼的機械,要求撤場。截至目前,高密市非道路移動機械取得環保編碼車輛5303輛。
三是抓揚塵管控。開展揚塵治理提升行動,實行施工工地清單化動態管理,嚴格落實“十個百分之百”、“四員”管理等制度要求,加大揚塵污染防治執法監管力度,不斷提升揚塵污染管控的精細化水平。截至目前,巡查建筑工地30(個)次、市政工地10余次,利用無人機、手持式顆粒物檢測儀等設備儀器,發現整改工地、道路揚塵問題30余個。嚴格落實渣土車在施工工地“三不出場”規定。對渣土車密閉不嚴、帶泥出車、沿路遺撒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查處。
四是抓煙塵治理。嚴格落實秸稈禁燒要求,以“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不黑一塊地”為工作目標,專人值守、全天盯靠84處高空瞭望監控點位,強化重點時段巡查督查,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置到位。同時,通過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海報、發放明白紙等方式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禁燒宣傳工作,增強群眾禁燒意識。截至目前,出動懸掛橫幅30余條,張貼海報120余份,發放明白紙500余張。
五是抓應急減排。對轄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內962家企業有關情況進行逐一核查,落實實際情況并修改“一廠一策”內容,督促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安排專人值守空氣質量數據及污染物在線排放數據,根據空氣質量及時預警預報,強化各類污染源管控,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截至目前,高密市共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2次。調度各地各部門落實應急響應措施,督導涉氣企業開展應急減排,加強應對效果巡查督辦,全力減輕重污染天氣對高密市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檢查企業113家,出動240余人次,發現問題40個,已全部整改。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