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會盛況: 且看水泥行業如何應對迫在眉睫的智能化升級
3月15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9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在杭州繼續召開!此次會議以“與改革開放同行 共創大時代”為主題。
盛況空前
參加本次大會的有,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原稽察特派員牛建國,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工業品價格監測處處長楊青,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處副處長杜勛,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凌云,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上海水泥協會會長匡鴻,重慶水泥協會秘書長熊科,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亞泥(中國)技術總監張振崑,新臺泥(杭州)總經理姚成府,天瑞水泥總經理丁基峰 ,星船城水泥董事長陳鐵軍,光大水泥總經理陳燦輝,上峰水泥董事長俞鋒,大鷹水泥董事長邊宏光,世紀新峰水泥董事長諸葛文達,華新水泥副總裁劉云霞、華新水泥副總裁陳兵,泉興中聯總經理陶志銘,大地水泥總經理趙中要,金牛水泥副總經理于建平,石井水泥總經理李琦臻,廣東塔牌水泥副總經理丘增海,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等領導專家、水泥企業高層以及來自海螺水泥、金隅冀東、華新水泥、山水水泥、紅獅水泥、天瑞水泥、亞泰水泥、萬年青、中材、青松建化、堯柏水泥、金圓水泥、同力水泥、瀛海建材、孟電水泥、京蘭水泥、金峰水泥、蒙西水泥、豪龍控股、東方希望等國內水泥企業代表,水泥設備企業代表、行業傳媒等八百余人。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南方水泥原總工蔣曉臻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南方水泥原總工蔣曉臻先生的分享題目為《水泥工廠智能化之設備管理智能化系統》。蔣曉臻在演講中表示水泥智能化改造要“軟硬并重”,既軟件技術和硬件設備兩手抓。硬件上,水泥企業要提升設備硬實力,包括提升現有自動化設備的能力和數據收集處置平臺,重視生產線歷史數據與實時數據資源的獲取;軟件上,則需要組建一個與各專家優化系統相互聯系的集成控制系統,在遇到具體問題時互為借鑒分析,主動介入,具備自我學習,自我糾錯能力,讓水泥生產線具有“生命”特性。
深圳雙合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工唐麗
深圳雙合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工唐麗在《水泥智能工廠框架下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水泥大數據與智能專家診斷的融合》中表示從企業的預期來說,是希望通過水泥智能工廠的建設,實現裝備智能化、運行自動化、故障預控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能化的目標。可以運用工業大數據、能源互聯網、智能傳感監測、信息交互集成和自適應控制等先進技術,在水泥生產全過程配置傳感器、智能表計和裝置,確保生產工藝、能耗、設備狀態等數據近100%的自動采集,集智慧能源管理、專家優化控制、智能質量管理等水泥整個生產集發運環節的全系統智能平臺。
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胡令芝
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胡令芝先生帶來了《變頻技術引領水泥行業節能降耗》演講中表示在工藝中都設計有大功率的風機:窯尾高溫風機、尾排風機、生料磨循環風機、窯頭排風機、煤磨通風機,水泥生產線主要風機設備是水泥磨循環風機和水泥磨除塵風機。水泥行業風機在設計時都是按照最大風量情況下進行設計并留有部分裕量,因此經常存在大馬拉小車現象。
綿陽藍奧重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軍
綿陽藍奧重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建軍先生,在《袋裝水泥裝車無人化、智能化、無塵化清潔生產》中表示目前水泥企業普遍面臨著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急需解決)、工人職業健康安全(工作環境惡劣)、企業環保、社會壓力大(粉塵污染環境)和企業成本高(僅人工達2.2-3.0元/噸)等問題。目前全國水泥企業(無論是央企、大型國企還是民企)包裝、裝車生產線都是這種情況,有的企業裝個收塵器,能夠解決一部份揚塵的問題,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江蘇省朗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趙海建
江蘇省朗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趙海建博士為我們帶來的專題報告《水泥行業智能工廠建設的關鍵——水泥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CCPS》。他認為水泥行業經過過去十年的發展和調整,基本實現了集團化。集團管控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數字的分散化和碎片化,建設工業互聯網是新時期加強集團管控的必經之路。
深圳市漢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博
深圳市漢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博先生為我們帶來的《水泥流向管控——車載智能稱重解決方案》。劉博詳細介紹了當前行業內水泥流向管控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方案。
南京萊科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延坤
南京萊科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延坤先生在《設備健康和遠程生產信息管理》表示水泥企業的管理者,每天都要看大量的報表,是每天必須例行的工作,這些報表是我們決策的基礎,但是它們都是碎片化、滯后性的,不能很好地給我們決策提供及時地支持!他表示灰盾系統的設計初衷是什么呢?就是讓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者,不管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都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以便及時地做出正確的決策。
浙江明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加樂
浙江明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加樂帶來《袋裝水泥智能裝車系統》,他詳細介紹了公司情況并表示公司產品有著袋包姿態異常不停機連續處理,袋包橫豎交疊自動碼垛算法與云計算,車輛三維激光掃描識別檢測成像,智能高速碼垛裝車RGV及停車位置偏差自適應,懸掛式提升行走堆垛,云端運維及服務平臺等顯著特點。
北京國鼎源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汪文元
北京國鼎源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汪文元先生在《ICAPS-國鼎源創智能水泥廠解決方案》中表示,智能化是信息化的延續,是基于DCS系統實現自動化基礎上的必然延續。DCS將人們從現場操作集中到了中控室,然而仍然必須由人來完成相關操作,智能化就是要解決對人的依賴。在我們看來智能化應具備如下核心特征:1.自主決策;2.自主修復;3.自主演進。實現完全智能化后工廠就基本是一個無人工廠了。當然智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個迭代演進的過程,根據我們的理解,當下智能化主要解決三個方面問題:即生產、優化與維保。
天津菲爾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建國
天津菲爾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建國帶來《水泥設備智能服務——狀態維修》,他表示,公司智能服務實現對企業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預測設備壽命,實現專業人員優化配置,降低人力成本10%以上;預知設備故障特征和發生時限,精準制定檢修項目和備件計劃,合理準備備件并高效組織檢修,降低維修成本30%以上;優化維修模式,避免過度維修和欠維修,提高設備可靠性,降低維修單耗5%以上。
北京堅構建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亮國
北京堅構建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亮國在《基于智能制造的綠色無人工廠》中表示,水泥智能工廠的目標是提升自動化水平,提升設備管理水平,提升能效、節約能源,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終極目標是打造國際領先的智能化綠色水泥生產線,實現生產數字化,生產無人化的智能工廠。袁亮國在演講中還詳細介紹了水泥生產線各個環節的智能制造范例。
施耐德電氣(中國)高級經理梅峰
施耐德電氣(中國)高級經理梅峰在其交流報告《智能工廠如何通過預測與控制實現將本增效》中表示智能制造基本增效的建設目標有五個方向:人,機,料,法,環五;四層架構:設備級,生產控制級,運營級,企業級;三層深度: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并深入淺出加以詳細解釋。
堯柏特種水泥集團劉鑫
堯柏特種水泥集團劉鑫先生在今天的分享交流《從堯柏水泥集團高度講整體企業智能化信息化的實踐和思考》中強調,現如今水泥工業處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的大產業、大變革、大浪潮中,數字工廠水泥工廠(8+2)=礦山數字化+生產數字化+質量數字化+營銷數字化+采購數字化+財務數字化+人力數字化+行政數字化+安全數字化+環保數字化。數字化變革深刻影響水泥產業消費場景、水泥終端產品、水泥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產業鏈條上下游改變。
致誠云信董事長湯澍吉
致誠云信董事長湯澍吉先生在分享《信用體系創新水泥行業產業鏈金融新模式》中從行業信用環境分析,場景化產業鏈金融風控模式,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價值提升,聯合發布-建材云信風險定價平臺四個方面詳細講解水泥行業產業鏈金融的模式,并針對四個目錄進行詳細解說交流,為水泥工業更好更快發展注入新思路。
昆明艾克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經理劉濤
昆明艾克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經理劉濤在其交流報告《水泥庫無動力整體流清庫卸放技術》中詳細介紹目前水泥庫庫容不足的原因,并針對漏斗流、板結、偏庫、清庫、偏庫等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具體問題,劉濤提出解決辦法—粉流掣控制系統。據悉此技術目前有以下五個特點:無動力—太極錐整體流卸料技術;低耗能—低噪音低負荷驅動技術;無死料—無死區循環清庫技術;高智能—高精度自適應控制技術;無人化—中控遠程數字操控技術。
諸暨和創磁傳動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澤峰
諸暨和創磁傳動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澤峰為大家帶來分享交流《發展永磁柔性傳動及調速技術為水泥工業節能服務》中將新型永磁技術做出詳細運作原理解說,表示水泥行業采用新型永磁節能技術及裝備來能夠降低能源消耗,減少震動,減少維護成本,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并結合具體案例詳解此技術優勢。同樣為我們水泥工業之呢個綠色發展注入新活力。
淮北師范大學物電學院碩導吳光明
淮北師范大學物電學院碩導吳光明帶來《水泥廠的噪聲現狀與治理標準及方法》與大家進行分享交流,吳光明先生在演講中表示當前水泥行業表現出噪聲源多、點位高、頻譜復雜;如不能認真對每一聲源聲值、頻譜進行測試、分析,針對每一個聲源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很難使其環保達標。吳光明還針對水泥生產中各個環節的噪聲特點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G7智慧物聯總工程師張克剛
G7智慧物聯總工程師張克剛在帶來《G7物聯網技術在水泥行業的創新應用》中結合水泥行業大數據進行了水泥行業業務全場景剖析,并結合礦山機械的智能管理,水泥運輸的流向管控,商砼運輸的流向管控,水泥車隊的智能管理等技術詳細講解物聯網技術在水泥行業的創新和應用。張克剛指出,伴隨著水泥工業智能制造大形勢的發展,物聯網技術在水泥行業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應用在水泥工業上的物聯網技術也將越來越科學完善,并以美好的愿景祝愿水泥工業智能制造,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遠。
濰坊大奔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方旺
濰坊大奔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方旺為大家帶來的《誠信報告》立題言簡意賅,內容翔實立體。周方旺首先感謝中國水泥網提供這次交流發言的機會,他表示今天是315日子,特別是我們又獲得誠信供應商的獎牌!所以其報告是誠信和創新話題。他表示濰坊大奔是專業生產鋼絲提升帶產品!在坐的許多水泥企業用著濰坊大奔的產品,質量好不好,誠信怎么樣用戶才有發言權!周方旺說本人人生從小經歷過一些挫折,所以總結出“誠信是人生的金種子,誠信是一本萬利的投資,誠信是人生第一桶金”。在我的日記本里永遠有一句話“我寧可別人負我,我絕不允許自己負天下人”。這是從小看武俠小說記住,從新拿出來對標自己和規范自己!所以周方旺把“堅持誠信”作為我人生的一種信仰,周方旺相信,“堅持誠信”也是當今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
“今天我們周圍,也有人失信,而我會盡量去理解,會盡量站在別人的困難場景中去換位思考。但是我們國家法律不斷在完善,互聯網大數據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失信“,它們在自動抓取你的信息,記錄你的所作所為。我希望大家共同重視!”周方旺說。
杭州云天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毅軍
杭州云天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毅軍在《水泥智能工廠規劃》演講中結合水泥工業智能制造的發展歷程詳細講解水泥工廠智能管理,智能物流系統,水泥廠智能生產,無人值守等領域技術難點和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幫助企業提升決策能力和運營能力的理論、方法、過程以及軟件技術的集合,力求將設備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科學的管理,從而達到降低企業在設備管理中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最終達到減員增效的效果。
圖像智能專家徐青松
圖像智能專家徐青松在《人工智能視覺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的演講中,詳細的解釋什么是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智能制造應用案例對比傳統工業視覺和人工智能,并就人工智能發展的兩個主要階段深度解析,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并表示人工智能視覺在外觀識別和距離判定方向的作用對于我們水泥工業智能制造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也希望人工智能視覺技術能夠與水泥工業一起互幫互助共同發展。
蘇州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總經理浦大偉
蘇州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總經理浦大偉為大家帶來《水泥行業設備漏油綜合解決方案》,蒲大偉表示漏油、增加了生產成本,進灰、污染油品、加劇滑履磨損,造成了環保壓力。希望通過行業內外的共同努力解決水泥廠設備漏油的問題,共同推進綠色水泥廠建設。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天瑞水泥原總工賈華平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天瑞水泥原總工賈華平就《智能水泥廠的概念與架構》進行總結性發言。
(一)悄然興起不可阻擋的智能化。
賈華平表示,以2019年3月5韓國電信公司在首爾麻浦區通過將5G網絡,成功舉辦了首爾與洛杉磯全息圖演唱會,實現了全息圖人與現實人互動實現了全息圖人與現實人互動。標志著智能化在生活悄然興起。實際上早在20150130工業和信息化部就發布過《原材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計劃(2015-2018年)》,計劃對水泥行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水泥行業選取2~3家先進企業,建設基于自適應控制、模糊控制、專家控制等先進技術的智能水泥生產線,到2018年水泥行業應用優化控制系統的生產線要達到50%,建成一批生產裝備智能、生產過程智能、生產經營智能的智能化工廠。水泥工業智能制造大勢所趨
(二)智能化的重要性與可控性
賈華平表示,智能水泥廠為什么必須引領世界,不能再走引進、提高的老路了。因為誰一旦領先,就能吸引其他沒有領先能力和愿望者的資金和市場,有了資金和市場的支撐,就可以進一步擴大發展優勢;而一旦失去了引領機會,在資金和市場上就會受到引領者的打壓,就會形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局面。引領者可以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戲規則,被打壓者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三)什么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廠
什么樣的水泥廠是智能工廠這個問題,賈華平表示最起碼符合以特點智能裝備集成、計算機輔助工具、生產管理、供銷系統,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實現智能化互操互控,進而實現生產資源、裝備運行、工藝流程、業務流程、資金流程的動態協同配置,總體構成智能制造的工廠。
(四)智能化與自動化、機器人、無人化
針對這個話題,賈華平表示,智能化與自動化是有本質區別的,目前我們的機器人尚未到智能水平,并且自動化在水泥行業的局限性,所以水泥工業從智能化到自動化,機器人生產,最后都無人化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景,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是我們水泥工業從業者孜孜以求亟待解決的,也相信,這個愿景的實現就在不遠的將來。
(五)走向智能水泥廠的技術路線
賈華平表示,水泥工廠智能制造任重而道遠,不如先從水泥智能化做起,目前智能工廠的建設在運輸和管理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是應該給予肯定的良好開端,但在生產工序上還差的很遠。對這一點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因為工廠的主體就是生產,最終不能避重就輕!
企業不能為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應以智能、協同、綠色、安全發展為突破口,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效率,縮短和降低產品的研制周期、運營成本、不良品率”為目標,本著長遠規劃、逐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先對整個制造業進行逐步的升級改造。先在“化”中起步,然后再完善、提高,這可能是一條更切合實際的道路!
隨著最后一個報告的結束,2019中國水泥產業峰會也接近尾聲。作為水泥行業2019年第一個行業盛會,峰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受到了行業內外的熱烈關注。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