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克平:水泥人才需要培養和重視
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在迅猛發展的同時,新型干法水泥人才卻極度匱缺,人才問題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瓶頸。目前企業用人上存在哪些問題?新型干法水泥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判斷新型干法水泥人才的標準又是什么?企業應該如何培養和重視人才?這些都是目前水泥企業在人才方面需要面對的問題。
針對目前水泥企業的用人情況,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中國新型干法水泥培訓中心首席專家謝克平認為,當前企業選用員工中有幾種不好的傾向,一是只重視人才在新型干法企業中的工作經驗,尤其是名企業經歷;二是選用者沒有判斷能力的實用性標準;三是近親任用,沒有競爭機制,不愿引進人材;四是只重視學歷及畢業學校,只重視年齡及任職等。
他還提到目前在水泥企業的考核辦法中有很多弊病。一些企業規定全體員工按產量考核。事實上水泥企業的多數員工努力與產量并無直接關系,甚至相反;還有一些企業嚴格按月度產量考核,而忽略了對設備維護的影響;一些企業制定的考核指標沒有牽到“牛鼻子”,只好逐年提高。而這些考核辦法的最終效果是,水泥廠大多數員工的真正想法變成以不出事為目的;產量計不準,考核領導說了算;關鍵是消耗指標與任何人都無關;領導憑印象或關系出發,怎么努力都沒有用。這樣,員工的能力發揮不出來,你怎么能判斷誰是你滿意的人才?
由于新型干法技術發展太快,而新型干法人才的培養來不及,人才的整體工作水平與新型干法生產發展的速度是不成比例的。目前現在還有很多企業的員工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問題。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問題,但由于操作失誤而發生嚴重故障。而且,在操作中,只要稍微細心,消耗就可以降低,產能可以增加,質量會更好。由于國內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與國外相比,在旋窯的設計上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可能在產量、質量上有差別。
為此水泥企業需要有切合實際的培訓方法。一方面要有系統的操作理論知識培訓;同時需要從學校到工廠都有再培訓與學習的過程與任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更需要正本清源,不一定我們原有的操作都是正確的,最起碼應該經得起實踐考驗。而目前我們一些水泥企業的培訓,卻是走過場或流于形式的培訓,搞一大堆不能直接應用的理論知識,而不能體現培訓的實際效果。企業內部培訓表明企業已經意識到缺乏該類人才,企業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謝克平認為這種單獨的培訓仍然缺乏交流。企業內部培訓,給學員傳達的都是獨家經驗,學員思維空間狹小。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一定企業規模大,技術水平就高,很多大型水泥企業的技術水平顯單一模式,對提高水泥生產技術有阻礙影響。但是,如果水泥企業交流、溝通的機會多了,大家可以相互學習生產操作技術,各有各的優勢,把所有的優勢集中起來就是精華技術,這必然有利于整個水泥行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謝克平認為,只要整個水泥行業行動起來,多開展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培訓班的活動,把行業人才集中起來進行培訓、學習、交流,那么目前缺乏這類人才的技術是可以得到提高的。再有就是對人才的重視,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的發展必須依靠人才的發揮。現在很多企業都不重視人才的作用,企業應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支持員工學習、培訓,提高他們自身的工作能力,員工工作能力提高其實也是促進著整個企業的發展。所以,只要整個行業的各階層如行業領導、水泥企業、相關學院等重視新型干法技術人才的問題,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行動起來,那么很快人才匱乏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6月16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2水泥與混凝土人力資源論壇”將在武漢隆重召開,本次論壇將以“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助推人才強企戰略”為主題,通過經驗分享、校企聯動、HR專家授課、“職來職往”論壇、現場招聘等活動為水泥與混凝土企業帶來全新、專業、實用的HR管理智慧和人才戰略!敬請關注。
(中國水泥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