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技樁業積極與媒體溝通 權威專家還原真實的空心方樁
發布會現場
中技樁業董事、副總經理朱建舟
5月16日,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媒體高管見面會暨企業榮獲建材科技進步類二等獎通報會在上海四季大酒店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主要是為了與行業專家、全國主流媒體高管、行業領導廣泛交流中技樁業創新發展、安全管理、產品標準及產品優勢,大力倡導行業創新、有序發展。
本次媒體高管見面會邀請到了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中國土木建筑學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袁內鎮,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國家空心方樁標準圖集管理單位高級工程師高志強,中南地區工程建設標準設計技術委員會結構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陸祖欣,參與起草了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國家標準的國內預制樁行業資深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嚴志隆等行業知名專家;同時還邀請到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孫芹先,國家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副處長展磊,國家發改委投資所研究員王元京副主任,國家住建部推廣中心處長許利峰,國家科技部處長、科技協會秘書長董永生,上海市金融辦、上海市虹口區等政府相關領導。全國二十多家主流媒體高管受邀出席了本次會議。
這次媒體高管見面會從行業創新、標準修編、產品安全等角度,通過專家學者的專業分析,通過公開的答記者問,一一消除了部分公眾及媒體近期針對空心方樁及中技樁業的擔憂和質疑,加強了企業和媒體、專家之間的溝通。在公司董事會秘書王世皓的主持下,中技樁業董事長顏靜剛致辭,中技樁業董事、副總經理朱建舟介紹了中技自創立以來的飛速發展,同時也介紹了中技樁業經營業績發展、目前主營產品、經營管理研發團隊、持續研發能力、實業資本強強結合等。隨后,見面會把大部分時間交給了行業專家、政府領導以及新聞媒體,就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Page]
一、預制樁行業的創新之路在哪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孫芹先
在見面會的專家發言階段,眾多專家對行業創新發表了觀點。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孫芹先介紹了水泥制品行業最近20多年的迅猛發展。“預制管樁在引進的前幾年,因產品起點本身不低、市場好,當時的企業規模也較小,自主研發、創新較少。但是近兩年行業突飛猛進,很多公司的高管們也已經意識到創新在這個行業內的作用,對行業的技術進步以及行業整體提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他說,“中技樁業在看到目前行業自動化水平偏低,技術化程度不高的情況下,企業自己拿出研發資金支持技術創新,這是非常可貴的。”同時他也表示,“協會是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研發的,并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國家發改委投資所研究員王元京
國家發改委投資所研究員王元京副主任作了《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及實業與資本的對接》的專題報告。王元京說“中技樁業能夠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其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技術創新,舍得在技術研發上進行投入,在產品、工藝和裝備的創新獨樹一幟,在同等條件下這種發展模式投資少,效益高;二是管理創新,作為上海民企沒有走家族式企業模式,而是采用現代化管理技術,尤其是注重信息化管理;三是資本創新,相比行業傳統的注重使用價值,中技的資本運營模式,也是這個行業的企業發展創新。”
[Page]
中南地區工程建設標準設計技術委員會結構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陸祖欣
二、標準的制定、修訂流程及過渡期的處理
產品標準也是專家本次見面會關注的一個重點。國家科技部處長、科技協會秘書長董永生受國家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副處長展磊書面委托就“標準制定、修訂流程及過渡期的處理”進行了發言。他說:“第一,標準修訂有嚴格程序和要求,從上報立項到編制完成、印刷、頒布有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短的有2年左右完成,長的有4-5年完成,有的時間為更長。第二,在新的修訂標準正式實施之前,原有標準仍然有效,按照原標準生產的產品,符合標準要求。第三,在新的修訂標準實施之后,已經簽訂合同進行設計施工而又無法調整標準的內容且無工程安全隱患的可沿用老標準內容實施。這是展磊同志委托我以上所說的三條。”另外,他還提到中技樁業去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這一獎項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國家科技部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獎項是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基礎之上才能申報的,中技能夠拿到這個獎,在上海市沒有幾家,這證明國家科技部對中技是給予了相當關注的。”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國家空心方樁標準圖集管理單位高級工程師高志強就空心方樁國家標準圖集的制定流程和修訂情況作了專題發言,他提到,“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08SG360國標圖集是2007年著手立項編制的,中技樁業作為圖集的參編單位,在編制的過程中為圖集提供了生產和施工方面的經驗,也提供了相關的一些技術資料,為圖集的編制提供了一些幫助。本圖集是以2002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等一系列規范為依據進行編制的,是符合當時規范要求的。目前,新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等一系列的國家規范都在修編中。” 中南地區工程建設標準設計技術委員會結構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陸祖欣在作《中南標準的制定發布以及其覆蓋范圍》的報告時說:“中南地區六個省——湖北、湖南、河南、廣東、廣西、海南堅持編一個中南地區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標準圖集,中南地區標辦已同意批準。”按照專家陸祖欣展示的《中南地區工程建設標準設計推薦圖的通知》,空心方樁圖集將于2012年5月20日正式生效,這對空心方樁產品在中南六省的大力推廣將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中國土木建筑學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袁內鎮
三、“空心方樁”產品到底有哪些優勢
在見面會上,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中國土木建筑學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袁內鎮對預制樁的應用及空心方樁的優勢作了具體闡述,他提到,“方樁抗彎、抗剪能力強,深基礎樁支護,取代鉆孔樁,永久支護;抗震性強,在吊裝、堆放、運輸等方面安全性強,發展前景廣闊。”
住建部推廣中心處長許利峰
住建部推廣中心處長許利峰針對住建部空心方樁科技推廣項目的論證、推廣及應用等問題作了闡述,他說道:“從2006年開始,中技樁業還在引進新的技術和開拓市場的時候,就申報了由科技中心組織的建設部全國建設行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該項目在評估中得到了行業專家及領導的高度評價,2010年,建設部和科技部把空心方樁列入了《村鎮宜居型住宅技術推廣項目》。”在后續發展中,中技樁業空心方樁自動化生產線還獲得了“2011年度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同時,他提到,經過幾次項目的申報評審和項目的運用,行業內的領導、專家對中技樁業的空心方樁項目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該產品擁有節能、節材、環保、抗裂性好、抗震性強等特點,“現在空心方樁已經在全國開始廣泛應用。”
[Page]
四、行業領導及專家積極回應近期媒體關注的熱點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國家空心方樁標準圖集管理單位高級工程師高志強
在見面會的最后一個環節安排了“答記者問”。面對全國的主流媒體,行業領導及專家一一作出回應。如新華社記者問:“現行離心方樁國標圖集是否存在標準偏低、安全隱患的問題?”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國家空心方樁標準圖集管理單位高級工程師高志強回應道:“所有的國標圖集都是按照相關的規范與標準進行編制,不存在標準高低的問題,關于《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國標圖集是按當時執行的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以及一些相關的行業標準進行編制的,和別的標準一樣,都不存在標準低的問題,更不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國內預制樁行業資深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嚴志隆
有記者想了解空心方樁在國內的發展,參與起草了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國家標準的國內預制樁行業資深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嚴志隆回答道:“阮起楠先生作為水泥制品領域及預制樁領域的權威專家,在其2002年出版的《論預制混凝土樁》書中提到‘外方內圓空心樁是一種理想的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樁型’,并通過嚴密計算論證出‘空心方樁較其它樁型在節能、堆放、運輸、施工等方面存在優勢,是非常具有發展前途的一種預應力混凝土樁型。’在空心方樁理論提出后,國內開始了空心方樁的研制工作。自從上海中技樁業進入空心方樁領域,于2005年和2007年先后研究成功 ‘一種制造預應力高強度樁材的方法’、‘預應力高強混凝土方樁及其制造方法和成型模具’,終于建立了空心方樁產品的成熟體系。我們國家現在是全世界管樁最多的國家,我覺得全世界管樁加起來都沒有我們國家多……空心方樁走了6-7年時間,現在大概達到3000萬米的市場容量,這個數據也不是很小,而且以后還會越來越大,因為我們國家大。”
有記者問:“為什么說方樁更節能、更環保?”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中國土木建筑學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袁內鎮回答道,“方樁由于是方形,抗彎能力強,與圓形相比,它們的斷面差不多大,鋼筋用量相同時,方樁的抗彎能力要比圓樁大。”袁老認為“任何一個東西沒有萬能的,不能包打天下,只要它是進步的就是好的,只要有進步我們就歡迎。”
有記者問:“最近網上報道,行業協會召集了業內130多家企業召開主題為‘中國預制樁行業反不正當競爭企業聯合發布會’,是否屬實?”針對這一業內現象和疑問,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孫芹先回應道:“前段時間看到媒體、電視臺有這么一個報道,是一些管樁企業在上海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協會沒有去組織這個事情,也沒有授權他們以協會的名義去召開專家會議,可能報道中部分新聞媒體有些誤會,他們在這里邊用了一些詞,用詞是‘協會的訴求’,可是協會沒有做這個事情,協會沒有組織這個工作。”
中技樁業召開的媒體高管見面會暨企業榮獲建材科技進步類二等獎通報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在獲得眾多專家專業分析的同時,中技樁業更看重的是和各主流媒體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通過溝通將中技樁業逐步打造成符合公眾期待的企業。同時,通過本次媒體高管見面會,中技樁業也更加堅定了創新發展之路、轉型升級之路。
(中國水泥網,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