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斯瑞德:盤點RDF 替代燃料的四大原料!如何讓固廢垃圾 “C 位出道”!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的驅動下,RDF替代燃料憑借其資源化與低碳屬性,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熱門選擇。本文將從生活垃圾、工業固廢、農林廢棄物、裝修垃圾輕質物四大類原料出發,深度解析它們的產生量、預處理難度、熱值表現及應用場景,解開它們為什么從眾多垃圾源中,脫穎而出,C位出道的!
?
1、生活垃圾:城市“礦藏”的能源化之路
來源與規模: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量超 4 億噸,其中廢塑料、廢紙等可燃物占比達30%-50%。?
預處理難度:需經破碎、磁選、風選、分選等多道工序去除金屬、玻璃等雜質,工藝復雜且成本較高。
熱值表現:熱值波動大,國外的垃圾分類機制完善,塑料含量高時可達4000-5500 kcal/kg,而國內廚余垃圾成分占比高,水分較大,熱值僅在3000 kcal/kg左右。
應用場景:大多數應用于發電廠發電、水泥窯協同處置、熱電聯產等,如斯瑞德生活垃圾RDF替代燃料制備系統可將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成幾十毫米大小、粒徑均勻的RDF替代燃料,用于燃煤電廠替代傳統煤炭等化石燃料。
?
2、工業固廢:高熱值“黃金原料”的崛起
來源與規模:廢紡織、皮革邊角料、廢舊輪胎、化纖塑料等工業固廢年產量超30億噸,其中可燃物占比非常高。
預處理難度:工業固廢成分相對單一,分選難度低,但對破碎處理設備要求高,需要達到精細化破碎與大產量兩大方面的高效益。
熱值表現:廢舊輪胎TDF熱值高達8000 kcal/kg,廢紡織RDF約4500 kcal/kg,顯著高于普通生活垃圾,是當下RDF替代燃料制備原料的主流選擇。
應用場景:斯瑞德的工業固廢RDF替代燃料制備系統,通過“精細化破碎+風選+磁選”等工藝,將廢紡織、皮革邊角料等工業固廢轉化為高熱值RDF燃料,助力水泥企業減少煤耗,節省成本。?
?
3、?農林廢棄物:亟待開發的“綠色富礦”
來源與規模:我國每年農林廢棄物產量超9億噸,其中秸稈約8億噸,林業廢棄物約1億噸。
預處理難點:秸稈等農廢易纏繞,對其其精細破碎與篩分工序的設備要求較高,含水率高時能耗還會增加。?
熱值表現:生物質替代燃料熱值可達4000kcal/kg,成分單一,因此熱值相對更為穩定,入窯燃燒波動性更低。
應用場景:可以直接應用于水泥窯爐、發電鍋爐中進行供熱發電,也可以通過“氣化+催化合成”來制備成甲醇,兼具減排與資源循環雙重效益。
4、裝修垃圾輕質物:被低估的“隱形資源”
來源與占比:我國每年裝修垃圾產量超9億噸,其中輕質可燃物(如木材、塑料、織物、泡沫等)占比約20%-30%,年產生量隨城市化進程持續增長。
預處理難點:裝修垃圾的組成成分十分繁雜,分選十分關鍵,需通過破碎后、還需要磁選、風選、滾筒篩等篩分設備來分離砂石、金屬等雜質。?
熱值表現:輕質物熱值可達3500-4800 kcal/kg,原料成本相對于其他固廢垃圾更低。
應用場景:斯瑞德的裝修垃圾RDF替代燃料制備系統,圍繞裝修垃圾中占比高的可燃輕物質,進行了資源化新路徑探索,使最終得到的RDF替代燃料在出料尺寸、均化程度上,相比傳統的處理方案都有著不小的提升,入窯燃燒的熱損失系數更低,更符合各類燃煤工業窯爐的需求。
5、原料選擇的關鍵:熱值與成本的博弈
在固廢行業深耕了十多年的斯瑞德環保表示:不同原料的熱值和預處理成本直接影響RDF的經濟性與環保效益,更優秀的RDF替代燃料制備系統能夠有效的提升RDF的燃燒熱值等。
高值優選:塑料、橡膠輪胎等高熱值廢棄物是RDF的“黃金原料”,但需控制灰分與硫含量。
常規選擇:廢紡織、皮革邊角料等工業固廢,熱值高預處理難度低,可以直接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
低值搭配:生活垃圾、裝修垃圾等較低熱值原料需通過摻雜一定比例高熱值固廢垃圾來提升燃燒性能,但可能增加成本。
??RDF替代燃料爆火的背后,是 RDF 所具備的 "黃金價值":
? 減量化:體積減少 60-80%,破解垃圾圍城;
? 低碳化:替代燃煤,單位熱值 CO?排放降低 40%;
? 經濟性:成本僅為原煤的 60%,年市場規模超 500 億。
?盡管RDF原料潛力巨大,但仍面臨預處理成本高、熱值穩定性不足等挑戰。未來,隨著更智能高效的RDF替代燃料處理設備的普及與突破,進一步挖掘 RDF 固廢原料的潛力,讓這些 "放錯地方的資源" 釋放更大能量。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