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劉長發:深耕細作才能突破水泥行業發展困境
近日,中國水泥網CEO邵俊、北京新聞中心主任徐潔一行拜訪了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雙方就水泥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
在去年水泥行業利潤大增的背景下,幾乎所有人士一致看好行業2012年的發展,但是劉長發在去年就表示水泥行業在2012年最晚2013年就會遭遇困境,而今年上半年水泥行業的發展現狀恰恰證實了他“預言”。對于水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早在去年的由中國水泥網舉辦的第四屆浙商大會上劉長發就曾做過《水泥工業發展將進入深耕細作時代》的主題報告。
此次會談中劉長發院長再次強調,由于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今年水泥市場進入了低迷期,如果沒有有效的改革發展措施,水泥行業將難以擺脫這種困境。打破目前這種狀態的惟一方法就是深耕細作:深耕技術,細作產品、市場。
交流中劉長發揭示了“深耕細作”的深層次含義:水泥發明至今不到200年,在整個材料發展史上來說它是非常年輕的,充滿朝氣與活力。水泥的很多功能和價值都未被人類所認識,所以水泥工業的下一步發展就是發現它沒有被我們認識利用的價值,這就必須靠深耕技術,細作產品和市場。發現提升水泥自身的價值,水泥的價格就不是現在的300元/噸,而是3000元/噸,30000元/噸,到那時水泥行業乃至整個建材行業的高附加值就會體現,整體地位就會得到大跨步提升。
深耕技術,細作市場,以技術支撐為基礎進行模式創新,有了技術作支撐才能開發產品的新功能,從而提升產品的價值。劉長發表示:“不要認為水泥就值300元/噸,關鍵看你的技術水平和整個產業的發展。要想提升水泥的價值,就必須提升整個行業的地位和價值。在生產技術上我們已經有了最先進的新型干法生產工藝,但是在應用技術上我們的應用還十分有限,從這個角度去發展去創新,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十年、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目前行業里所謂的改革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其本質問題。沒有技術上的創新就沒有出路,無法解決本質問題,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變化是沒有絲毫用處的。沒有技術上的提升就沒有產業地位和價值的提升?!?
“沒有沒有技術的行業,只有沒有技術的企業”,劉長發表示:誰掌握了行業內最先進的技術誰就是贏家,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無論是央企還是民企。只要掌握了先進技術,小可以變大,弱可以變強。只要你的理念、思路、技術是先進的、正確的,無論現在多小、多弱將來肯定能變大、變強。而目前企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觀念問題、意識問題,大多數企業都在追求規模效益,追求短期效應,想要實現行業發展的轉型就需要所有參與者的管理理念、經營思路發生轉變。
(中國水泥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jss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