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新增貸款開局不利 降息呼聲日漸增強
占中國貸款規模逾三成的四大國有銀行5月依然開局不利,前兩周的新增貸款接近零,未能擺脫上月整體信貸低迷的態勢,令外界對中國經濟能否在第二季度觸底反彈充滿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在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及通過逆回購釋放流動性后,銀行體系的超儲水平已處在相對較高的位置,但貸款疲弱主要是受固定資產投資下滑及制造業放緩的雙重影響。而當前又恰逢歐元區再現動蕩的復雜環境,降息將會給中國實體經濟帶來實質性的利好。
上海證券報周三引述知情人士透露,5月前兩周,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整體接近零,而存款則繼續流失2000億人民幣左右。
“中國的貸款需求一向主要靠固定資投資拉動,今年又疊加了新的影響因素--制造業也明顯放緩了。沒有投資,沒有制造業產能擴大,貸款需求肯定要下降,”渣打中國區宏觀經濟分析師李煒稱。
他表示,盡管貸款需求較弱,但央行貨幣政策報告顯示70%的貸款的利率還是上浮的,這對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也有一定的影響。
而中國建設銀行宏觀經濟研究員趙慶明博士也指出,目前降息是最能給實體經濟帶來利好的政策。如果下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預計將減少企業全年的成本負擔約2000億元。
“目前至少可以單邊降低貸款利率。”他稱。
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各項經濟指標全面趨弱,顯示經濟增速仍將在第二季繼續下滑。
在上述數據公布后的數小時內,美銀-美林就下調了中國的增長預估。其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致客戶的郵件標題中直截了當地寫道,“我們以前錯了,我們現在下調成長預估。”
他目前預計第二季度經濟將成長7.6%,全年料成長8%,而他之前預計全年經濟將成長8.6%。在上周五數據出爐前,路透調查中分析師普遍預計2012年中國經濟將成長8.4%。
前兩周貸款偏弱也為慣例
但也有來自國有銀行的內部人士指出,月度銀行信貸增長的特點就是前低后高。目前的信貸供需有結構性的矛盾,想貸和想借的,不一定匹配。
“前低后高是月度貸款的慣例。第一周還是負增長呢……,現在想借的,想貸的不是太匹配,”一位來自銀行內部的人士表示。
據上海證券報的報導,四大行面臨的局面不一,其中兩家銀行貸款分別增長100多億和幾十億,但另兩家則分別出現負增長,整體看,截至5月13日,四大行5月人民幣貸款幾無增長。
上述人士還表示,目前大型國有企業都逐步傾向於直接融資渠道,而中小企業在目前環境下也不敢舉債,這也是一種結構性的矛盾。
中國4月新增信貸環比下滑逾三成,且短期貸款增長持續高於中長期貸款,驗證企業貸款實際有效需求遇冷。結合最近兩日出爐的外貿和工業等宏觀經濟數據,進一步確認經濟正在探底過程中。
報導并稱,與此同時,四大行存款也繼續呈現流失態勢,截至5月13日,四大行存款流失2000億元左右,其中一家銀行流失900億左右。
中國央行決定自周五(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第二次調降。“穩增長”壓力增大迫使銀根松動,政策預調微調力度正加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水泥網無關,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jn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