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努力吧!水泥業工程技術人員
上月,人力資源部和工信部聯合發文《關于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工程技術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力量。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對于提高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水泥工業有著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除了在科研、設計單位外,大部分工程技術人員在企業生產第一線。改革開放后,民營水泥企業興起,在民營企業也凝聚了相當數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兩部有關司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就表示,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涉及廣大工程技術人才的切身利益,改革工作敏感復雜,社會關注度高。
水泥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在車間、礦山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在職稱評審上或多或少有些憂慮,如申報渠道、評價條件等。在一線工作所面對的是如何確保生產安全運行,完善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在工作中也有不少改革創新、心得體會。但如果強制要求在全國性期刊上一定要發表有論文,這難免評審業績單一,有點強人所難。再有對外語的要求千篇一律,只要外語過關,職稱基本亦可通過,對大部分一線技術人員工作精力造成一定的分散。對于管理現代化生產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越來越相互融通,可之間總有分水嶺隔著似的,涇渭分明,職業發展通道不暢通。還有對在民營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審渠道也相對不太通暢等等。
《指導意見》提出,堅持科學評價。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分類制定評價標準,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技術性、實踐性和創新性,鼓勵工程技術人才多出原創性高水平成果。明確要突出評價能力和業績。著力解決工程技術領域評價標準過于學術化問題,專利成果、技術報告、軟課題研究報告、規劃設計方案、施工或調試報告、工程試驗報告、標準規范制定、行業工法等均可作為業績成果。科學對待論文、論著等研究成果,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和影響因子排名等僅作為評價參考。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統一要求,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根據需要自主確定。在職稱評價方式上提出,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可以采取“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方式,重點考察其實際工作業績,適當放寬學歷、科研能力要求。
《指導意見》要求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按照兩類人才貫通條件大體平衡、適當向高技能人才傾斜的原則,搭建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成長立交橋。在工程技術領域生產一線崗位,從事技術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符合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可參加工程系列職稱評審。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業技能評價,可免于理論知識考試,注重技能水平考核,合格后取得相應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指導意見》在暢通評價渠道方面提出,非公有制領域工程技術人才一般按照屬地原則申報職稱評審。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通過駐廠設點、建立代辦機構、入駐辦事大廳等方式建立兜底機制,確保非公有制領域工程技術人才平等參與職稱評審。
兩部的《指導意見》突出問題導向,聚焦創新能力提升,改革措施針對性較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符合工程技術人才實際。水泥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在水泥企業生產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此次《指導意見》出臺應該是舉雙手贊成。
《指導意見》明確,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價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基本標準條件是: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
二、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作風端正。
三、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四、按照要求參加繼續教育。
五、法律法規規定需取得職業資格的,應具備相應職業資格。
對各層級(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職稱,除必須要達到上述基本標準條件外,《指導意見》還分別列明規定了各層級職稱應相應具備的條件。
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已經出臺,水泥工程技術人員們,努力吧!
附件:
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
二、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作風端正。
三、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四、按照要求參加繼續教育。
五、法律法規規定需取得職業資格的,應具備相應職業資格。
六、工程技術人才申報各層級職稱,除必須達到上述基本條件外,還應分別具備以下條件:
(一)技術員
1.熟悉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2.具有完成一般技術輔助性工作的實際能力。
3.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或具備大學專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在工程技術崗位上見習1年期滿,經考察合格。技工院校畢業生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
(二)助理工程師
1.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2.具有獨立完成一般性技術工作的實際能力,能處理本專業范圍內一般性技術難題。
3.具有指導技術員工作的能力。
4.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在工程技術崗位見習1年期滿,經考察合格;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技術員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2年;或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取得技術員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4年。技工院校畢業生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
(三)工程師
1.熟練掌握并能夠靈活運用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技術標準和規程,了解本專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
2.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工程項目的工作能力,能解決本專業范圍內較復雜的工程問題。
3.具有一定的技術研究能力,能夠撰寫為解決復雜技術問題的研究成果或技術報告。
4.具有指導助理工程師工作的能力。
5.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2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4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4年。技工院校畢業生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
(四)高級工程師
1.系統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具有跟蹤本專業科技發展前沿水平的能力,熟練運用本專業技術標準和規程,在相關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2.長期從事本專業工作,業績突出,能夠獨立主持和建設重大工程項目,能夠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取得工程師職稱后,業績、成果要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主持或承擔研制開發的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等已投入生產,可比性技術經濟指標處于國內較高水平;
(2)作為主要發明人,獲得具有較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發明專利;
(3)參與的重點項目技術報告,經同行專家評議具有較高技術水平,技術論證有深度,調研、設計、測試數據齊全、準確;
(4)發表的本領域研究成果,受到同行專家認可;
(5)作為主要參編者,參與完成省部級以上行業技術標準或技術規范的編寫。
4.在指導、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骨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能夠指導工程師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學習。
5.具備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2年;或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5年。技工院校畢業生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
6.不具備前項規定的學歷、年限要求,業績突出、作出重要貢獻的,可由2名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正高級工程師推薦破格申報,具體辦法由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另行制定。
(五)正高級工程師
1.具有全面系統的專業理論和實踐功底,科研水平、學術造詣或科學實踐能力強,全面掌握本專業國內外前沿發展動態,具有引領本專業科技發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取得重大理論研究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或在相關領域取得創新性研究成果,推動了本專業發展。
2.長期從事本專業工作,業績突出,能夠主持完成本專業領域重大項目,能夠解決重大技術問題或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在本專業領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發揮了較強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4.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后,業績、成果要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主持研制開發的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等已投入生產,可比性技術經濟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2)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具有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發明專利;
(3)承擔的重點項目技術報告,經同行專家評議具有國內領先水平,技術論證有深度,調研、設計、測試數據齊全、準確;
(4)發表的本領域研究成果,經同行專家評議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5)作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行業技術標準或技術規范的編寫。
5.在指導、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骨干方面作出突出貢獻,能夠有效指導高級工程師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學習。
6.一般應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5年。技工院校畢業生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
編輯:余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