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技術專場”盛大召開
3月13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 技術專場”在浙江杭州舉行。
OCC 主席 馬維平
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金亮
新疆建材行業協會原會長 呂志堅
亞洲水泥 (中國) 控股公司執行長 張振崑
廣西魚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雷震彬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 王愛貞
天瑞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丁基峰
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馮存偉
山東省水泥行業協會秘書長 尹群豪
上海水泥協會執行會長 匡鴻
山西省建材工業協會高級顧問 趙志杰
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倪敘章
亞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趙鳳利
江西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 章魁峰
東方希望重慶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 侯健
福建龍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柏強
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隋同波
西藏自治區建材工業協會會長 趙云鵬
國檢集團認證評價中心總經理 閆浩春
柳州市朗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盧世昌
中國水泥網董事長 邵俊等來自行業、協會、水泥及上下游企業的領導嘉賓代表參加了本此會議,共同探討和應對行業面臨的困境,攜手開創行業新篇章!
OCC主席馬維平致辭。馬維平指出,當前,國內水泥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如山,行業運行艱難,市場環境持續低迷,每一步前行都充滿艱辛。保持技術創新與進步,是突破困境的關鍵所在。技術升級,是水泥產業轉型、重煥生機的核心動力。
馬維平表示,技術創新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持續推動技術進步,資金是堅實的基礎!行業若沒有合理利潤,企業缺乏合理收益,便難以投入充足資金用于研發,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也將成為無本之木。因此,我們需共同努力,優化產業生態,提升行業效益,為技術創新筑牢根基。
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致辭。邵俊指出,當下,國內水泥產業正置身于險峻的行業轉型深水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如千鈞重負,行業前行的步伐愈發沉重,面對行業內外錯綜復雜的局勢與難以預估的風險,我們必須冷靜以對,從容不迫。
邵俊表示,技術創新與進步,無疑是水泥行業破局突圍的不二法寶。回顧行業發展歷程,從傳統生產工藝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從高能耗、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級,技術進步為行業開辟了一條通往未來的光明大道。
中材國際 副總裁、教授級高工隋同波作《水泥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路徑和展望》主題報告。隋同波指出,水泥行業實現凈零排放,任重道遠,挑戰與機遇并存。展望未來,中國水泥工業發展趨勢包括: 綠色、高端、智能、低碳/凈零排放;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PC仍將是主導膠凝材料;期待創新——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其中,低碳/零碳/負碳水泥、固碳水泥……;氫能煅燒、流化床煅燒、全氧燃燒、全電煅燒、電化學制備 ……;混凝土產業鏈提升——如:UHPC,結構功能智能化砼、……
國檢集團認證評價中心總經理閆浩春作《數字化碳管理平臺賦能水泥企業對接全國碳市場》主題報告。閆浩春介紹了天山材料水泥碳管理數字化平臺以保障企業數據精準合規、優化企業業務管理流程、實現企業碳排資產升值為錨點建設。
對內,提高數據整合與分析能力,通過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實現全面高效的數據采集與共享;優化能耗與排放管理,利用智能算法優化能源分配,減少浪費,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和碳排放;提升生產效率與質量,企業可以通過對生產數據的深度挖掘,優化原料配比,提高生產效率。
對外,增強市場競爭力,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可幫助水泥企業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拓展碳交易業務,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碳資產管理體系,實現碳資產的可視化登記、交易與管理,增加碳資產的利潤;促進合作與共贏,通過共享碳排放數據和管理經驗,進各方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
國家特聘專家湖南大學首席教授史才軍作《水泥行業碳排放的礦化利用》主題報告。史才軍從背景、CO2礦化膠凝材料發展歷程、水泥窯尾氣CO2礦化制備低/負碳建筑材料和制品、結語與展望四個方面介紹了水泥行業碳排放的礦化利用。
史才軍指出,碳礦化制備低/負碳建筑材料和制品涉及到復雜的物理和化學過程,精細調控可以顯著改進性能。碳的捕集和儲存需要相當的費用,直接利用尾氣進行碳礦化是最經濟有效的碳利用途徑。碳礦化制品的耐久性和結構性能需要研究以擴大其應用。
朗杰智能董事長盧世昌作《自帶設備承接水泥企業裝車勞務》主題報告。盧世昌介紹了朗杰智能的發展,自2016年開始,朗杰智能已投入3000多萬元致力于袋裝物料智能裝車系統的研發。歷經多年不懈努力,終于攻克了國內外眾多同類產品的不足和缺陷,并結合國情需求,研發出袋裝物料智能裝車系統,實現的功能有單包水泥自動裝車、軟托盤噸袋自動裝車、硬托盤自動裝車、散裝水泥自動裝車。
該系統可廣泛應用于水泥、化肥、飼料、糧食等行業,能有效地解決水泥等袋裝物料企業所面臨的裝車現場粉塵大、易發生職業病、環保管理壓力大、人工裝車勞動強度大、招工難、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
仕凈科技副總經理陸壽江作《碳捕集技術應用介紹及優勢分享》主題報告。陸壽江介紹了仕凈科技技術及產品應用前景。
捕集CO?,項目在處理鋼渣的同時捕集煙氣中的CO?,目前國內外尚無類似技術,相比其他CO?技術,捕集、利用、封存,一體化。
高效復合摻合料,用于制備水泥,替代混合材,減少熟料用量,提高水泥性能,降低水泥生產成本;用于制備混凝土,減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生產成本。
無熟料水泥替代,用于替代32.5水泥及其他標號水泥。
定制膠凝材料,應用于商品混凝土預制品、管樁建材、礦井填充料、干混砂漿、砌筑水泥、路基水泥等領域,提高產品性能,降低產品成本。
東方測控水泥行業高級項目經理畢貴先作《東方測控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水泥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畢貴先介紹,DeepSeek一經推出就在全球掀起熱潮,東方測控一直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應用。為更好服務礦山企業的智能化轉型,東方測控對DeepSeek-R1模型開展了大模型微調和蒸餾技術研究,并與公司智能礦山大模型相結合,使之適用于智能礦山賽道,從而更高效地推動礦山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安徽中凱技術總監周劍作《水泥貨物流向智能管控平臺介紹》主題報告。周劍介紹,水泥貨物流向智能管控系統解決方案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建立車輛貨物一體化服務系統,實現企業、經銷商、貨物、物流企業運輸過程統一化管理。系統全場景智能化管控,能夠自動識別異常事件,及時預警提醒,有效規避在途竄貨、偷貨、換貨等安全隱患問題,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本增效,助力企業提升市場份額,增強品牌影響力。
浙江志高副總經理葉幼嵐作《志高機械助力水泥行業新發展》主題報告。葉幼嵐介紹,隨著水泥行業的發展以及對礦山開采效率和環保要求的提升,國家對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促使鑿巖鉆孔作業向更安全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
在水泥礦山開采領域,一體式鉆機成為露天鉆機市場的發展方向,由于高端市場行業集中度較高,國外品牌進入市場較早,占據了市場的主要份額。早在2009年為響應國家“國產替代進口”的號召,志高公司就投入到國產鉆機替代進口鉆機的行列中,志高機械在2024年實現逆勢增長。
中建材信云智聯事業部總監杜斌作《基于大數據模型應用的水泥質量優化控制解決方案》主題報告。杜斌指出,信云智聯按照“行業現狀評價——行業發展特點——政策規化引導——數字技術應用”,探索水泥行業數轉智改的突破方向,實現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信云智聯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提升數據質量,優化業務流程,AI賦能業務場景,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AI,推進水泥工廠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
遠致環保重慶分公司副總陳旺珠作《水泥行業超低排放高溫低塵SCR塵硝一體化解決方案》主題報告。陳旺珠介紹,福建遠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成立“遠致-武漢理工節能環保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在消化吸收歐美水泥SCR脫硝技術基礎上,結合自身在高溫過濾上的專利技術以及在其它行業SCR脫硝的豐富經驗,領先開發出適宜水泥工況特點的高溫低塵SCR塵硝一體化技術。
廣東新巨能總經理馬博作《重構零碳競爭力——水泥企業儲能運營實戰》主題報告。馬博指出,“保供應 保安全 促消納”是貫穿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核心問題,儲能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馬博介紹,新巨能是三峽水利集團成員企業,國內領先的一站式數智化儲能運營商,聚焦“售電+儲能”雙輪驅動,具備工商業儲能投、建、運的全鏈路能力,深耕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儲能解決方案,助力眾多水泥園區打造“綠色工廠”。
德國史密斯菲斯特中國區銷售經理陳偉祥作《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替代燃料和生化燃料的替代》主題報告。陳偉祥指出,全球水泥工業領域都嚴格要求降低碳排放,替代燃料預計短期內將會從高熱值的RDF替換秤生物質燃料以滿足降低碳排放要求,無論使用RDF或生物質替代燃料,菲斯特的高靈活性替代燃料轉子秤將能夠適應這個切換和轉變,不需要做任何的系統或設備改造。
陳偉祥介紹, FLSmidth Pfister 至1996年至今,已經累積多年實際的計量喂料經驗,FLSmidth Cement 系統和設備能夠協助優化窯燒成系統。
布魯克自動化應用工程師唐紅杰作《X射線分析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水泥企業降本增效》主題報告。唐紅杰分析了X射線分析技術、X射線分析技術在水泥生產中的應用、水泥智能化實驗室分析解決方案及新國標下X射線分析技術的機遇。
唐紅杰介紹布魯克水泥XRD+XRF全套解決方案包括:分析儀器D8 Endeavor & S8 Tiger II、D6 Phaser & D6 JAGUAR;配套軟件TOPAS BBQ, Rietveld 分析,CEMENT/GEO QUANT;應用支持包含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所有礦物和元素分析,熟料多種礦物多晶型以及混合材,多種水泥中結晶體和玻璃體相分析;自動化對接與服務傳送帶的自動化接口 ,AXSCOM自動化軟件界面。
鄭州利孚總經理李祥作《鈦鋁、微晶陶瓷材料在水泥窯關鍵部位的應用》主題報告。李祥介紹了鈦鋁陶瓷復合材料的應用、微晶陶瓷材料的應用及納米絕熱材料。李祥提出,鄭州利孚的新材料為水泥企業提供更高價值的解決方案。
中才邦業高級算法工程師賴德發作《水泥場景AI小模型+大模型 雙模型融合應用案例實踐和思考》主題報告。賴德發指出,工業AI的真正破局點,在于將行業知識資產、數據資產與強推理AI技術深度融合,構建“可解釋、可控制、可進化”的智能系統。DeepSeek推理大模型的出現,為這一路徑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大模型技術在未來將繼續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推動水泥行業的創新和升級。
水泥企業應積極參與行業技術生態構建,與上下游企業,技術供應商,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通過共享資源和技術成果,加速大模型和RAG技術應用推廣,共同應對行業面臨的挑戰。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實現水泥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提高市場競爭力。
金隅通達耐火鄢俊杰產品經理作《水泥窯節能減排新技術》主題報告。鄢俊杰介紹,在雙碳背景下,水泥行業面臨巨大的節能減排壓力,實現水泥生產的綠色低碳節能是水泥行業重要的發展方向。這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低導熱莫來石磚和特種莫來石磚性能優良,市場前景廣闊。低導熱莫來石磚在水泥窯使用效果,以5000t/d水泥窯為例,使用區域為40m-70m,代替硅莫磚筒體溫度從330℃降低280℃計算,噸熟料煤耗可以降低0.645Kg,按照設計產能150萬噸可節煤967.5噸,按照目前煤炭價格800元/噸計算可節約成本約77萬元。
武漢藍海燕總經理周燕權作《0-1+免費》主題報告。周燕權介紹,武漢藍海燕智能裝車設備有限公司創立于2013年,是一家雙創型的公司。集研發、制造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新高新技術企業。
智能裝車機設備由武漢藍海燕智能裝車設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集機、電、視覺+AI于一體,能將袋裝產品自動裝載到各種規格的車輛上,可完全替代人工裝車。并能與企業ERP管理系統對接,實現銷售、裝車環節的無人化和無紙化。
杭州富陽恒通總經理王永良作《工業閥門優化解決方案》主題報告。王永良介紹了工業專用特殊閥,耐高溫軟密封零泄漏氣路管道大口徑電/氣動蝶 閥替代電/氣動百葉閥,密封好,蝶板和軸伸縮空間足夠,受高溫不變形,耐高溫陶瓷纖維盤根防沖刷閥座,閥座密封面帶空氣炮或壓縮空氣吹掃裝置,確保在蝶板關閉前密封面清潔。
斯瑞德環保市場營銷總監范勝強作《高品質水泥窯替代燃料RDF/SRF制備技術》主題報告。范勝強介紹,斯瑞德將廢棄物轉為能源。斯瑞德harden裝備制備替代燃累計產量>5000萬噸。范勝強分享了水泥窯替代燃料制備經驗:
替代燃料來源:工商業垃圾、裝修垃圾、生活垃圾、廢油、有機溶劑等。
燃料品質:分解爐>3300Kcal/kg(尺寸:50mm),窯頭4500Kcal/kg(尺寸:<30mm)。
配備配伍和入窯系統,確保熱值均勻、尺寸均勻、輸送穩定、準確計量。
采用窯頭+分解爐+煙氣室+三次風管多點投喂的形式,輕松將TSR替代率提高至60%。
引入旁路放風工藝,降低有害元素影響。
無錫錦華總經理蘇韜作《輥壓機立磨智能數字化耐磨堆焊》主題報告。蘇韜介紹,無錫錦華研發了一款JH-1280數字化堆焊工作站,可以通過遠程端來監控調整現場各種焊接參數,例如:焊接電流焊接電壓棍子轉速以及跳格移位距離等各種參數,現場操作人員就不需要專業的人員從而大大的降低人工成本。這款堆焊工作站接入了互聯網,領導也可以通過遠程端的手機APP和電腦軟件監控設備運行情況,還可以記錄存儲堆焊現場各種焊接參數和運行數據,萬一堆焊過程中有質量問題可以調用數據進行分析。
瑞隆重工總經理李士強作《零電耗增產——再造舊生產線降本增效》主題報告。李士強介紹,棗莊市瑞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礦山設備研發、制造、銷售和運維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李士強指出,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魚與熊掌可以兼得。水泥企業節能降耗改造不只是一次改造,而是構建零碳排、高效益的可持續生產體系。
鄭州真金耐火技術副總付鴻正作《國產耐材在日產萬噸窯關鍵部位長壽命的應用突破》主題報告。付鴻正分析大型水泥回轉窯耐火材料損毀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溫下的化學侵蝕、熱應力機械應力及磨損。萬噸大窯燒成帶對耐火磚的性能需求包括優異的抗硫氯堿鹽滲透和抗侵蝕性能、良好的窯皮粘掛性能、優異的抗機械應力、熱應力性能。
萬噸大窯燒成帶用高檔鎂鐵尖晶石磚,氧化鎂熔點達2800℃,抗堿性渣和熟料侵蝕滲透性能優越。98%以上含量的鎂砂,晶體間的硅酸鹽相呈孤島分布,因此抗侵蝕滲透能力最好。
山東盛瑞達技術總監季學超作《管控治一體化平臺-助力水泥企業超低排放驗收》主題報告。季學超介紹了管控治一體化平臺,該平臺能夠實現監控監測數據一圖通覽,顆粒物超標聯動調控治理設備,生產治理設施監測監控運行曲線同屏展示,數據超標報警并實現閉環處置,智能分析數據生成定制報表,助力企業超低驗收公示。
南京凱盛開能部長孫政軍作《新型高效再熱水泥余熱發電技術應用及案例分享》主題報告。孫政軍分析,水泥行業已經全面進入了“運營為王”的新時代。為了更好地利用低溫余熱資源,提升噸熟料發電量,提升企業效益,凱盛開能推出了‘高效再熱技術’,并在多個項目上實施投產,效果顯著。
明日,還將召開“第十四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主論壇”,敬請期待!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