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中國建材5位同志入選第九屆全國建材行業十大女杰!
中國建材集團入選第九屆全國建材行業 十大女杰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 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院長 王健長期從事玻璃技術研究、工程管理等工作,是玻璃工程科技領域的杰出代表。 王健開創性地提出“分層創新架構”,將專業創新與行業創新協同規劃,有效解決了短期計劃與中長期計劃,專業創新與秦皇島院總體課題之間的矛盾。承擔“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薄型中空玻璃及節能外窗系統開發與應用》,中置薄玻璃0.8mm順利完成加工。她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行業熱點難點為己任,聚焦產業數智化轉型、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等新需求,確立了創新戰略布局。 近年來,王健帶領秦皇島院確定了以科技開發為引領,實現工程技術服務、新技術應用與推廣、智能裝備制造三個方向齊抓并進的“1+3”戰略,實現了秦皇島院穩步健康的發展,連續五年營收利潤雙增長。此外,她積極響應中國建材集團“海外十年再造”的國際化目標,帶領秦皇島院經營團隊把中國“洛陽浮法”工藝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促進了當地工業化進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她還是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主要負責人,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委員會會長。先后主持完成工程設計30余項,參與國內外工程設計與總承包項目5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設計金獎等省部級以上榮譽20余項。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 有限公司功能玻璃研究所副所長 石麗芬長期致力于玻璃新材料研發,攻關成果為提升我國在戰略新材料領域的話語權作出重要貢獻。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十三五”“十四五”科技計劃、國家“973”計劃,2025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 在新型顯示領域,她作為團隊骨干參與攻克低硼鋁硅酸鹽玻璃組分設計與浮法工藝適配難題,創新研發出再熱收縮率<10ppm的OLED玻璃基板配方體系,與“貴金屬流道超薄浮法”專有工藝技術共同構建OLED玻璃技術集群。該成果成功應用于國內首條8.6代OLED玻璃基板浮法產線,突破了國外對OLED上游核心材料的長期壟斷。 在功能玻璃領域,她作為團隊骨干參與MEMS半導體封接玻璃粉的研究開發,創造性提出玻璃網絡結構梯度調控策略,開發出封接溫度≤450℃、熱膨脹系數≤90×10-7/℃的低溫封接玻璃體系。該材料突破傳統性制約,實現性能參數國際領先,使MEMS器件封裝成本降低80%,成功應用于半導體芯片、傳感器封裝等戰略領域,保障產業鏈安全。 在特種功能玻璃領域,她作為技術負責人與團隊共同開發出適用于浮法生產的高硼硅玻璃料方,與“全氧燃燒+電助熔+鉑金流道”共同構建集成技術體系,攻克高硼硅玻璃浮法成形技術瓶頸,實現熱膨脹系數3.3×10-6/℃的高性能防火玻璃量產,已應用于雄安高鐵站、深圳機場等民眾聚集場所。 中材科技(酒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 生產制造部主任工程師 劉錦帆始終扎根風電新能源行業,從一名普通操作工逐步成長為技術員、質量主管、開發改進工程師、型號團隊負責人、生產制造部主任工程師。作為共產黨員,她始終牢記初心使命,愛崗敬業,在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團隊屢獲佳績。 在技術攻關方面,劉錦帆勇擔重任,主持參與了公司多個重點型號產品的試制工作。特別是在Sinoma40.2、37.5、DF93、59.6、64等型號試制過程中,她連續多日堅守生產一線,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在SI59.6B型號研發中,她帶領團隊突破技術瓶頸,成功將灌注樹脂及粘接膠單支用量顯著降低,年度節省成本超百萬元。在班組管理方面,劉錦帆展現了卓越的領導才能。面對Sinoma64型號班組人員能力不足的困境,她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攻克了“一鋪二”工藝難題,確保了生產交付,為公司贏得了客戶“SI64型號快速實現產能和交付標桿”的殊榮。 劉錦帆是“全國勞動模范”“甘肅省優秀黨員”,2023年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會第十八次全國代表”。以她為引領創建的“劉錦帆勞模創新工作室”和“劉錦帆黨建工作室”,秉承“弘揚精神、專業引領、技術攻關”的宗旨,以“攻堅克難、傳幫帶”為目標,致力于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累計設立研發項目21項,申請專利16件,取得了顯著的創新成果,產生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伶長期從事先進陶瓷技術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先進陶瓷及陶瓷基復合材料、生物陶瓷等。她孜孜以求,刻苦鉆研,不斷攻克先進陶瓷“卡脖子”難題。 她是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省先進陶瓷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全國工業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194)委員。 她曾帶領團隊攻克了以氧化鋁、氧化鋯等為代表的氧化物陶瓷體系料漿及以氮化硅為代表的深色陶瓷體系料漿的制備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帶領團隊自主研發大幅面 LCD樹脂3D打印機,實現了個性化口腔牙模和醫療導板產品的快速無模成型,“DLP陶瓷3D打印機項目”順利實現成果轉化。 近兩年,李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工局規劃、裝備預研共性技術、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余項。申請專利96項,發表論文20余篇。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19項,8項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曾獲省部級獎勵12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發展,為航空航天解決了多項卡脖子技術,提供了關鍵產品,使公司在耐高溫陶瓷領域的科研水平、產業化水平均居于國內領先水平。承擔國家“卡脖子”專項項目,2023年帶領團隊研制的陶瓷彈簧填補國內空白,入選央視《棟梁之材》紀錄片,該項技術的突破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有能力生產陶瓷彈簧的國家。 何繼秀扎根紀檢崗位,以踏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強有力的監督執紀能力,為公司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助力公司業務不斷向好發展。 “紀檢工作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紀檢的工作要確保經手的每一件事都經得起檢驗。”這是她經常說的兩句話,也是她的工作作風。 何繼秀始終堅持掛圖作戰,注重工作落實,仔細分析研判,力求實事求是,還原真相;注重團隊建設,關心每一位同事的成長,帶領出一支團結協作、積極向上、業務精湛的紀律部隊。 聚焦政治監督的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她推動公司2024年經營目標任務超額完成。推進歷史頑疾資產處置業務監督重點,細化政治監督清單,對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煤炭采購、境外企業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確保監督工作有的放矢。 何繼秀主動擔負央企干部脫貧幫扶職責,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助力石臺縣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組織石臺縣政府分管領導、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以及集團掛職干部赴湖北省英山縣學習農業企業聯農帶農機制、農產品銷售、康養農旅結合模式。這種市場對接為石臺縣農旅發展路徑探索提供經驗,也為農產品找到了銷售渠道。 向為建材行業發展 作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致敬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