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水泥晚報:黃衛:交通基建應對極端天氣;彭壽:提升大科學裝置效能;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動能
1、 專訪全國政協常委、科技部原副部長黃衛: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在應對極端天氣上需提升適應
全國政協常委黃衛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在應對極端天氣上需提升適應。交通基礎設施低碳化技術核心是綠色低碳耐久的建設與養護,如延長設計使用年限等。鋼渣等固廢資源化利用對交通建設有益,雖鋼鐵企業與交通部門有分歧但可解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氣候韌性”設計在標準等方面存在不足,應加強改進。此外還談及碳足跡管理、交通綠色低碳轉型的潛在方向與政策支持等內容。
2、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彭壽:提升“大科學裝置”創新效能 賦能新質生產力
全國人大代表彭壽關注兩個重點領域。一是大科學裝置創新,我國大科學裝置項目數量和技術有優勢,但存在建設運行、工程科研脫節等問題,他建議依托現有裝置布局專用平臺和創新集群、設產業聯合基金等激發創新活力與成果轉化。二是材料創新,隨著建筑需求轉變,“好材料”是“好房子”的重要支撐,他建議建國家級建材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統籌專項、完善質量追溯標準體系,實現二者協同發展。
3、 專題 | 培育新質生產力 激發澎湃新動能
首鋼礦業公司有著66年建礦史,始終堅持綠色、安全發展與創新驅動,探索轉型升級路徑。多元發力向“新”提“質”,積極進行固廢利用;傳統產業追“數”逐“智”,發展清潔能源、建設智能礦山;發展環境護“安”增“綠”,打造綠色礦山并筑牢安全防線。這些舉措體現其培育新質生產力,激發澎湃新動能,為實現“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布局奠定基礎,為打造首鋼現代化場景作出更大貢獻。
4、 【研報掘金】機構:水泥企業積極拓展海外 國際業務撐起發展大局
我國水泥市場短期內難有大轉變,2024年產量新低、利潤萎縮,海外業務成企業業績增長關鍵支撐。非洲水泥價高、潛力大,東南亞龍頭盈利能力下降,歐洲巨頭退出新興市場為我國企業提供機會。我國企業生產技術高、成本管控優,但出海面臨資金、運營等風險。2月底國內水泥需求緩慢恢復,部分地區企業推漲價格。建議關注華新水泥、上峰水泥、海螺水泥等個股。
5、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彭壽:提升“大科學裝置”創新效能 賦能新質生產力
全國人大代表彭壽在今年兩會提出提升“大科學裝置”創新效能的建議。當前我國大科學裝置存在類型和領域布局不合理、對產業需求定向支撐不足等問題。他建議依托現有裝置布局行業專用平臺、依托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創新集群,探索設立產業聯合基金,創新經費支持方式,深化“多鏈融合”,以此提升大科學裝置創新效能,賦能新質生產力。
6、 華為與海螺水泥聯合發布建材行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果
3月4日MWC25巴塞羅那期間,華為與海螺水泥聯合發布建材行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果。雙方圍繞構建建材行業大模型助力水泥生產,在全自動調優等方面有創新實踐。依托華為云盤古預測大模型,實現了建材行業大模型的兩個典型場景突破,即熟料強度預測和燒成全局尋優。
7、 港股午評:大幅上揚!恒指漲2.64%刷新階段新高,科指漲4.72%重回6000點,科技股、金融股集體拉升
港股午盤大幅上揚,恒指漲2.64%刷新階段新高,科指漲4.72%重回6000點。科技股、金融股等權重股集體拉升,大型科技股漲勢明顯,快手等漲幅較大,金蝶國際等熱門板塊股也上揚。但昨日大漲的基建類股多數表現低迷,如中國建材等跌超2%,海運、煤炭、石油股部分下跌。市場做多情緒重燃,科技股為首的權重股引領上漲。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