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人在做,天在看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泛指做人要規矩、要堂堂正正做人。至于說的天,或是虛擬的權威,或是指群眾眼睛雪亮雪亮的。
2月21日《北京晚報》有篇主標題為“太空中有十多只明亮的眼睛”,副標題為“地面上苫蓋不到位的渣土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的深度報道。晚報記者探訪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大氣部,了解這里的工作人員如何利用衛星助力大氣污染治理。報道稱,目前,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在推進結構優化升級、降低污染物排放、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以及污染來臨時應急減排、降低污染濃度、縮短污染時間工作中,都得到科技的強力支撐。其中,一股來自距離地面幾百公里的太空科技力量功不可沒。
以高分二號衛星為例,它距地面600多公里,空間分辨率可達0.8米。大氣部正高級工程師毛慧琴對記者說:“通過它,我們甚至可以發現地面上那些沒有苫蓋到位的渣土運輸車,實現高精度監管。”
毛慧琴還介紹了高精度篩查助力環境執法的應用案例。大氣部曾經用衛星“盯”上京津冀及周邊某城市的一家鋼鐵廠。按照規定,鋼鐵廠的物料必須堆放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但是,從去年7月一直到10月,這家鋼鐵廠的物料一直露天堆放,未建設密閉工棚,也沒有苫蓋。“這屬于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不到位,屬于整改對象。”
從2018年6月11日開始,持續到2019年4月28日的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內容中就有工業企業環境問題治理情況一項。排查涉氣工業企業環保設施安裝、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重點要檢查:
污染防治設施是否按要求建設;
是否存在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超標排放、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行為;
重點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否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是否對鋼鐵、建材、有色、火電、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情況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是否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工藝過程等無組織排放實施深度治理。
從春節前已公布的由督查組檢查出的問題中,物料堆場未落實揚塵治理措施始終是水泥企業出現頻次居高的問題。盡管如此,業內還是不太當回事,總有后來者不斷涌現。
這不,春節過后,2月18日起繼續開展強化督查。2月20日工作組發現涉氣環境問題50個,其中就有同一地級市同一區內3家水泥企業4個點存在涉氣環境問題。3 個點是物料堆場未落實揚塵治理措施,1個點是露天礦山未落實減塵抑塵措施,均是無組織排放未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需指出的是,在同是上所指的城市的同一所指區內,在去年8月30日、12月12日就有另一水泥企業被檢查出3個存在工業粉塵無組織排放、物料堆場未落實揚塵治理措施的涉氣環境問題,1月3日又有1 家水泥企業被信訪投訴存在物料堆場未落實揚塵治理措施的涉氣環境問題。
以上是檢查組人員在水泥企業目視所見,水泥企業還有沒有類似上面舉例提到的鋼鐵廠物料一直露天堆放,未建設密閉工棚,也沒有苫蓋的情況,恐誰也不敢拍胸脯保證。
現在,可真是水泥企業在做,地上有強化督查組人眼檢查,天上可真有生態環境部衛星在看,連沒有苫蓋到位的渣土運輸車都能看清。真正應了“人在做,天在看”。
編輯:王琲建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