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禪城今年將建2600套保障房
昨日,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政府召開2012年住房保障暨創建宜居城鄉工作會議。會上,禪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盧建華要求各鎮(街)、區各有關部門以“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目標奮進。按要求,2012年禪城區將建2600套保障性住房,并完成推薦申報3個以上省級宜居示范社區、10個市級宜居社區、5個宜居村莊。
會上,盧建華代表禪城區政府與各鎮(街)簽訂了《2012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標責任書》。據了解,在去年完成3880套保障房建設任務的基礎上,今年禪城區將再建2600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南莊鎮、石灣鎮街道、張槎街道、祖廟鎮街四個鎮街分別建設650套保障房。
根據各個鎮街現有的項目建設規劃,計劃開建的項目共有9個。其中,南莊鎮計劃租賃吉利村陶博城東區員工村公寓650套作為保障房,面積約33000平方米。石灣鎮街道在隔田坊新建保障房188套,在港口路與黎明路交匯處配建約30000平方米,462套保障房。張槎街道將玉帶制衣城、新媒體工業園的員工宿舍進行改建,其中玉帶制衣城項目預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改建成115套公租房;新媒體產業園改建項目將依托新媒體工業員工村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2棟員工宿舍改建成115套公租房。另外,在玻璃一、二廠地塊投入2億多元新建公租房約420套。祖廟街道華昊化工舊廠房、東升村鯉魚沙地塊兩大配件項目的建筑面積分別約為7000平方米,各配建保障房200套;水泵廠自籌資金在貨站路西側的自有空地籌建250套保障房,建筑面積約為7500平方米。
盧建華表示,區委區政府實施禪城區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宜居城鄉的創建活動是當中一個重要的抓手,各鎮街應以創建宜居城鄉為契機,建設一批功能完善的新村居。
據介紹,禪城區已經有4個村莊、25個社區被市授予宜居村莊和宜居社區的稱號。另外,張槎街道弼塘村經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為省級宜居村莊;推薦上報了南莊生態休閑區、1506產業創意園參評2011年廣東省宜居環境示范獎;石灣鎮街道的怡景、惠景和麗豪三個社區被廣東省授予2011年“宜居示范社區”;石灣鎮街道塘頭村梁氏家廟是佛山市唯一獲得“廣東省嶺南特色民居獎”的項目。
在昨天的會議上,禪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常務副局長、城鄉建設分黨組書記劉志誠表示,2012年是省政府創建宜居城鄉工作的第二個績效考核年,禪城區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創建宜居城鄉工作。全區將完成推薦申報省級宜居示范社區3個以上、市級宜居社區10個、宜居村莊5個。按要求,各鎮街必須在8月中旬完成申報工作。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水泥網無關,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yxp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