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水泥市場欲出臺“游戲規則”
會議邀請了北京金隅集團副總經理陳志達、天津建材集團總經理胡景山、北京琉璃河水泥廠、北京水泥廠、天津振興水泥有限公司、天津水泥股份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也派員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著市場容量、水泥價格、拖欠貨款等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熱烈討論。
近年來,北京與天津的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再加上兩直轄市對環境保護措施嚴格,限制水泥工業的發展,這就引發了兩城市周邊地區的水泥投資熱。據胡中甲、邱書華會長介紹,每年進京水泥約在600—800萬噸左右,進津的水泥也在500—700萬噸左右。由于公路管理部門的限載措施,加大了成本,冀晉豫魯等省的部分大中型水泥企業減少了進京水泥的數量。北京重點工程水泥的需求,主要有北京的水泥企業、渤海集團和數量不多的天津水泥企業所提供,重點工程以外的市場,則除北京自供外,基本被河北省的立窯企業占領。由于少數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的惡性競爭,出現了目前京津兩大水泥市場“賣的很好,卻客戶拖欠貨款嚴重,在原燃材料、運費不斷漲價的情況下,水泥價格卻在下降”的怪現象。
一些企業反映,眾多大中型水泥企業正處在“五高”“兩低”的艱難境地。“五高”——水泥產量大幅度提高;水泥銷售量大幅度提高;水泥銷售收入大幅度提高;水泥成本大幅度提高;拖欠水泥貨款大幅度。“兩低”——水泥銷售價格低;水泥銷售利潤低。水泥企業現金流量急劇減少,資金周轉十分艱難。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市場供大于求,有關部門管理不到位,水泥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
兩市協會、三地企業的參會代表一致強烈呼吁,聯合起來,規范市場,協調價格,清欠貨款,共同發展。會議商議決定,恢復北京水泥市場協作會的工作;籌建天津水泥市場協作會;認真調查研究,廣泛征求企業意見,制訂水泥市場“游戲規則”,建立維護水泥企業利益的機制;草擬發布“水泥企業款到發貨聯合聲明”;逐步建立環渤海經濟圈的京津唐水泥行業一體化的組織。
雷前治在會上指出,大家對市場的認識完全一致,中國水泥協會愿意幫助企業協調各方面的工作。金隅集團、天津建材集團水泥、渤海集團是京津兩大水泥市場的大戶,三大“巨頭”再加上拉法基集團要攜起手來,要為自律、規范、穩定的水泥市場作出貢獻。由位居兩大水泥市場的北京市水泥工業協會、天津市建材工業協會牽頭,要把京津冀三地水泥企業聯合起來,制訂市場“游戲規則”,要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出發,先易后難,逐步完善。維護企業利益,要靠企業自己,找市長不如找市場。
據悉,會后北京市水泥工業協會、天津市建材工業協會緊鑼密鼓地開始草擬協作會章程、辦事準則、會員條件、處罰辦法等。我們期待著這一維護廣大水泥企業利益的“游戲規則”早日出臺!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