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噸砂石骨料的品質如何保障?——加快高品質機制砂研發,助力鐵路建設
當前,我國大部地區維持河砂資源短缺、高價,局部地區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廣東省多地已經明令禁采河砂。隨著中央政府基建規劃出爐和大規模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債投入到基建領域,2019年砂石骨料需求將保持高位,如何保障建設用砂需求成為各地政府關心的大事。隨著機制砂石已成為我國砂石市場的主力砂源,機制砂石必須承擔起我國基建發展的歷史重任!然而,市場上的機制砂石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工程甚至使用石屑、風化山石作為所謂的“機制砂”,嚴重影響了機制砂石產品的“形象”,機制砂石產品質量亟待規范提升。
“河砂資源的短缺將增加基礎建設工程的成本、致使施工工期延長,因此,必須開發天然河砂骨料的替代品——高品質機制砂。”在2019年貴州省兩會上,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廣鐵路公司、滬昆客專貴州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智,就他所從事的鐵路建設領域,帶了“加快高品質機制砂研發,助力鐵路建設”提案。
近年來,貴州的鐵路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根據規劃,到2020年,貴州的鐵路里程要確保達到4200公里、力爭達到5000公里。這樣大規模的修建計劃,預計將在貴州省帶動約近2億噸砂石骨料的需求。但令諸多鐵路建設者不安的是,貴州省的天然河砂資源分布不均、周邊省份河砂限采令的實施,都會使貴州省包括鐵路建設在內的重大基礎建設項目面臨嚴重的河砂資源短缺的局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開發天然河砂骨料的替代品——高品質機制砂是勢在必行。貴州的石料資源豐富,尤其是石灰巖分布廣泛,這些石料都可成為生產機制砂的主要原料。貴州在機制砂的應用上已有40余年的歷史,是應用機制砂最早的省份,且在機制砂的生產、應用及標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機制砂一直作為地方材料,沒被當做產品或材料加以管控,市場上的高品質機制砂十分缺乏。
為此,張智建議,貴州應加快高品質機制砂在中大基礎工程中的研發應用。他指出:
從技術層面,可規劃貴州省重大基礎工程應用機制砂的科學研究,結合貴州省礦產資源特征,通過“政—產—學—研—用”有機結合,建立貴州省機制砂巖石礦物數據庫;
從標準層面,可構建重大基礎工程機制砂標準體系,在已有的標準基礎上,建立涵蓋不同行業的全過程機制砂生產應用標準體系;
從管理層面,則可形成重大基礎工程機制砂管控體系文件,加強行業管理,對重大基礎工程機制砂進行產品認證,以使機制砂市場能得到有效規范。
貴州省作為我國機制砂石生產、使用的大省,在機制砂石研發、工程探索使用等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其大力推進機制砂石產業發展對全國各省市區具有借鑒和引導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砂石行業轉型升級加快,高鐵、機場等國家重大項目對砂石骨料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發展高品質機制砂石骨料已經迫在眉睫,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國砂石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編輯:王琲建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