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水泥企業,未來對生態保護作出貢獻的或將有補償!
生態保護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正全面鋪開。2019年伊始,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推進時間表和路線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并不斷完善。近期,天津、湖南、重慶等多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方案也在加速落地,加大補償力度、完善補償機制、提升長效機制成為著力點。
《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初步建立,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政策環境初步形成。
《行動計劃》明確,要健全資源開發補償、污染物減排補償、水資源節約補償、碳排放權抵消補償制度,合理界定和配置生態環境權利,健全交易平臺,引導生態受益者對生態保護者的補償。并提出健全資源開發補償制度、優化排污權配置、完善水權配置、健全碳排放權抵消機制、發展生態產業、完善綠色標識、推廣綠色采購、發展綠色金融、建立綠色利益分享機制9大任務。
比如,針對排污權,將探索建立生態保護地區排污權交易制度,企業通過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清潔生產、清潔化改造、污染治理、技術改造升級等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削減量,可按規定在市場交易。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省內分行業排污強度區域排名制度,排名靠后地區對排名靠前地區進行合理補償。此外,鼓勵生態保護地區和受益地區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探索建立流域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提供優于水環境質量目標的水資源予以補償的機制。
眾所周知,水泥行業素來是高污染高排放的行業之一。但隨著環保強度力度的增加以及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需要,有一大批優秀的水泥企業在污染物排放以及技術升級改造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引領行業朝著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的出臺無疑將對這些對生態保護作出成績的水泥企業帶去福音,這些優秀的水泥企業或將得到相應的補償。
以下是《行動計劃》全文: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