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騰躍啟新章—加速繪就強國經緯 2025全國交通工程建設再啟程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
2019年,一部名為《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重要文件出臺,建設交通強國,成為全國各地做好交通工作的總抓手。
如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印發實施已滿五周年,五年來,交通運輸行業不斷完善交通強國組織實施體系,通過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先行先試,推動我國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實現了良好開局。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我國進入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階段。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馬不停蹄,“進度條”不斷刷新。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運行,我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6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超過4.6萬公里;新增公路通車里程約5萬公里,其中新改(擴)建高速公路超過8000公里。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2025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要求,要加強統籌、持續攻堅,做好兩個五年規劃的有效銜接,新的一年,要深刻認識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面臨的新形勢,謀劃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發揮規劃戰略導向和重大項目牽引支撐作用,著力編規劃、建項目、促轉型、抓改革、謀試點,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上當好排頭兵。
巨龍騰躍,新章再起。
內河水運、川藏鐵路、三峽水運新通道、新疆烏尉高速公路……新年伊始,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一大批重點交通項目全線開弓滿弦,“進度條”不斷刷新,“流動的中國”活力滿滿。
公路筑基 經緯縱橫織就互聯新圖景
天山深處,雖然已是初春時節,但這里依舊寒風凜冽,白雪皚皚。
但在去年底剛貫通的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里卻一派火熱。幾百名工人正忙著澆筑電纜溝、水溝,施工時使用的掘進機也在馬不停蹄地拆解。
隨著全線控制性工程天山勝利隧道的“精裝修”全面推進,全長319.7公里的新疆烏尉高速也進入通車倒計時。預計今年下半年通車后,烏魯木齊到庫爾勒的車程將從7個多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駕車穿越天山僅需約20分鐘。
新春伊始,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擴建項目也全面吹響復工復產號角,項目團隊以“開工即決戰”的姿態,投入管理人員900余名、施工人員1800余名,全面鋪開項目施工,以智慧化、標準化、綠色化技術全力沖刺“開門紅”。
截至2月6日,京港澳北段全線梁場、肖家灣中橋、黃土崗大橋、文昌大道下穿通道、東西湖北橋等24個復工工點已全面恢復施工,路域環境整治、安全隱患排查同步推進,現場通過科學組織、優化資源配置,確保工程按計劃推進,為京港澳北段今年年底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10多公里長的橋梁和路基兩側,工程車輛穿梭,塔吊有序作業……在湖南G4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擴建項目現場,全線建設者干字當頭,跑出新春“加速度”。“每天清晨7時開始作業,連續工作14小時。起步就沖刺,開局要爭先。”湖南高速集團耒宜改擴建項目負責人說。
作為湖南省內首個高速公路“四改八”改擴建項目,耒宜改擴建項目主線長144.339公里,于2024年4月開工,已完成約50%投資,預計2026年通車。項目建成后,對完善國省高速公路網絡,打通湘粵物流主通道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包括耒宜改擴建項目、洞庭溪沅水特大橋在內,湖南高速集團共有11條高速公路在建,共計1003公里、總投資達1527億元。正月初三起,項目全面復工,力爭一季度完成年度投資計劃56億元。
在山西,G20青銀高速舊關(晉冀界)至太原段不僅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京津冀—成渝”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能源運輸、山西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通道。山西太舊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全體參建人員已匯聚起滿腔的熱情,以不負春光爭朝夕的勁頭,開足馬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在安徽,太湖至蘄春高速公路安徽段也計劃在今年建成通車,S32太蘄高速公路起于安慶市太湖縣城南側李家新屋附近,接已建G50滬渝高速,向西北延伸,經太湖縣城西鄉、晉熙鎮、天華鎮、劉畈鄉、彌陀鎮,止于安慶市太湖縣彌陀鎮下界嶺村南側皖鄂省界處,接蘄春至太湖高速公路湖北段,項目全長約45公里,截至2025年1月底,累計完成概算投資占比65.71%。
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馬不停蹄。今年,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我國繼續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新開方面,將推動G3033奎屯至獨山子至庫車高速公路,即新疆獨庫公路,加快推進G0412深珠通道、江蘇錦文路過江通道等一批項目前期工作,加大項目儲備力度,為穩定明年交通運輸有效投資打下堅實基礎、提供有力保障,為服務擴大內需作出交通運輸新貢獻。
鐵路攻堅 穿山越嶺打通鋼鐵新動脈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2025年1月,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9億元,同比增長3.7%,鐵路建設科學有序推進,實現良好開局。
在重慶,春節假期剛過,重慶東站施工現場便已呈現出一片大干快上的火熱景象。中鐵建設1000多名建設者大干正酣,加快不銹鋼欄板安裝、地面石材鋪貼、樹形柱面漆噴涂、機電設備安裝等,加快“裝扮”我國西部地區最大高鐵樞紐——重慶東站。
“當前,站房施工進度已達95%,機電安裝同步推進,工程步入靜態驗收階段,正全力沖刺最后的關鍵節點。”中鐵建設重慶東站項目負責人江志遠說。建成投用后,重慶東站將串聯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有力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車輛穿梭,機聲隆隆。地下62米,開挖直徑14.57米的“甬舟號”盾構機駕駛室內,中鐵十四局甬舟鐵路項目隧道主管于俊承緊盯眼前的屏幕、調整手中的按鈕,控制著盾構機掘進姿態的精準。
全長16.18公里的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其中11.21公里盾構段要歷經28次軟硬地層變化,而“甬舟號”盾構機負責的寧波側,需要挑戰24次變化。“目前盾構機累計掘進1480米,剛剛完成第5次地層轉換,進入復雜的復合地層施工。”于俊承說,200余名建設者節后迅速返工,依托智能化手段對刀具進行抽檢、更換,保證盾構機處于最佳狀態,確保工程建設實現開門紅。
西部陸海新通道標志性工程黃桶至百色鐵路全線首座隧道迎山2號隧道順利貫通,西安至重慶高鐵西安至安康段穿越秦嶺最長隧道太興山隧道貫通,沈陽至白河高鐵、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等一批重點控制性工程取得積極進展……
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邊等一大批重大鐵路工程項目進度條積極刷新,廣大鐵路建設者堅守一線,奮勇攻堅,搶抓施工進度,確保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
水運楊帆 黃金水道激活碧波新引擎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數據顯示,2024年,預計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40.2億噸、引航船舶載貨量4.7億噸,同比分別增長3.9%、6%,三峽樞紐通過量近1.6億噸。自2005年起,長江干線貨運規模已連續20年位居世界內河首位。
長江航運今年將推進水系連通成網,打通內河航運堵點卡點,全面實施智慧長江建設,推動航運綠色轉型,提升運輸服務能力。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陸運河的建設長期以來受到廣泛關注,2025年廣西全區交通運輸工作會上介紹,2024年,廣西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建設平陸運河,累計完成形象投資約470億元,占概算總投資的64.6%。
為確保廣西平陸運河如期通航,企石樞紐、馬道樞紐等項目春節期間不停產,3300余名中交建設者并肩奮戰。2月8日,企石樞紐第三階段道路轉換完成,馬道樞紐上閘首右邊墩上游側順利封頂。子材大橋搶抓錨碇首次澆筑節點目標,奮力推動大橋基礎施工進入全面大干階段。
2月17日,山東省港口集團2025年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煙臺)建成項目投產暨新項目開工儀式在煙臺舉行,此次山東港口在煙臺市2025年建成投產、目前續建及擬新開工項目共31個,總投資757.2億元。
據了解,2025年,山東港口將在煙臺續建煙臺港西港區和中石化龍口LNG接收站工程、山東陸海裝備集團高端港口裝備制造基地項目等7個項目,總投資約211億元;計劃在世界級專業化碼頭集群、服務全球的一流港口生產配套設施、面向全球的“三區互融”園區三大領域新開工煙臺港芝罘灣港區專業件雜貨泊位工程、中國北方二手車集散基地等1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480億元。
聚焦集裝箱鐵水聯運、平陸運河、小洋山北集裝箱碼頭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在今年也將加快推進,以主要港口為樞紐,以國家高等級航道為主體,輻射內陸、聯通世界。
浩蕩東風起,山河萬象新。2025年的中國大地上,交通強國的壯美圖景正以雷霆之勢蜿蜒鋪展,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一條條道路如巨龍騰飛,一座座橋梁似彩虹橫跨,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已經展開,廣大交通人正砥礪前行,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讓交通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