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器材管理工作是科技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器材是開展科學技術研究的基本條件和提高科研水平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保證。為了適應建材科技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科研器材管理部門的作用,進一步加強科研器材管理,做好科研技術后勤保證工作,更好地為科研服務,根據《建筑材料工業部科學研究院所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章名】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器材工作要貫徹執行國家和部的有關物資器材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定。加強經濟管理,注重技術經濟效果。
第二條 器材工業要樹立為科研服務的思想,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第三條 器材工作要根據科研工作的特點,掌握器材供應規律,熟悉供應渠道,堅持原則,執行制度。
第四條 器材工作要樹立全局觀點,正確處理好需要與可能,重點與一般,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大抓儀器設備的協作共用,挖掘設備儀器潛力,提高管理水平。
第五條 各院所要加強對器材工作的領導,要有一名院所負責同志主管器材工作,切實認真地把器材工作抓好。
【章名】 第二章 器材部門工作任務
第六條 器材部門要參與科研規劃、計劃的編制、審定、負責編制本單位的長遠裝備規劃和年度、季度物資供應計劃。
第七條 統一管理本院、所的科研、生產、維修、基建所需的物資計劃和器材的訂購、發放、調配、運輸工作。
第八條 組織儀器設備的協作共用和保養維修,負責在用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
第九條 掌握器材使用情況,摸清消耗規律,了解批量生產的消耗定額會同科研部門制訂儀器裝備的服務收費標準。(注意內外有別)。組織清倉利庫和多余物資的處理。掌握器材獎金的運用,做好器材統計工作。
【章名】 第三章 工作機構和人員
第十條 各院、所要建立、健全器材管理機構(處或科),根據任務情況確定相應的編制。要配備熟悉器材業務,懂得科技工作、作風正派、熱心服務、肯于鉆研的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從事器材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 各專業室(車間)要有專職或兼職的設備材料員,負責組織本室(車間)的器材申請、維修、保養、清查、驗收,掌握器材完好情況和利用的情況,認真執行有關規定。
第十二條 從事科研器材工作的科技人員是技術隊伍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技術職稱應根據建材部(80)材人字128號文件有關規定執行。器材工作人員中的行政管理干部的晉升、評級等要與相應管理人員同等對待。
第十三條 器材工作人員應根據科研工作特點,努力鉆研業務。要學習科學知識、業務知識,注意收集研究國內外有關科研器材的情報資料。本人有條件的也應掌握外語。
第十四條 器材工作人員應遵守國家物資政策和紀委。不得以國家物資搞非法“協作”,不許弄虛作假,謊報需要,隱瞞庫存。不得利用物資職權謀取私利。
第十五條 工作有成績的器材工作人員要給予獎勵,造成損失浪費的要批評教育,嚴肅處理。
【章名】 第四章 器材供應
第十六條 依據科研、試制、中間試驗、批量生產、維修和基建計劃,結合庫存儲備以及資金來源情況,編好器材供應計劃,要體現保證重點,照顧急需,綜合平衡,全面安排的原則。
第十七條 器材供應的年度及長遠計劃必須實事求是,既要保證科研需要,又要防止浪費,要經科技、器材、財物等有關部門共同會審,經主管院、所長批準執行或上報。
第十八條 要制訂必要的器材申請供應制度。不經批準的無計劃采購和不經委托的自選采購,器材部門不鑒證,財務部門不付款,不報銷,保管部門不驗收、不入庫。造成積壓浪費和重復采購的人員要負經濟責任。
【章名】 第五章 器材管理
各院所應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制定必要的器材驗收、出入庫、保管、清查制度;儀器設備維修使用制度;稀貴金屬和毒性、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資的領用、保管制度;多余、積壓物資處理制度;器材會計、統計制度;報廢更新制度;責任損失賠償制度等等。
第十九條 在用儀器設備的管理:
(一)在用儀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應本著統一領導,分工管理、層層負責、管用結合、物盡其用的原則。對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由器材部門會同科技部門聯合管理。
(二)各項儀器裝備都應有專人負責保管、使用、維修,重要的儀器設備,應建立技術檔案。使用人員未經培訓、考核不得上機操作。
(三)儀器設備的拆改、外借、外攜,應根據管理權限,辦理批準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改動和外借、外攜。拆改完成及外借外攜收回后,均應辦理驗收及核對完好性手續。
(四)器材管理部門,根據科研任務需要,有權對全院、所的儀器設備進行合理的調度和調配。
(五)無批量生產任務的科研項目完成后,有關的儀器設備原則上一律由器材部門收回,按器材管理規定負責處理。
(六)器材設備由于使用不當,保管不力造成損失,應查清責任,進行處理。使用和保管好的要給予表揚、鼓勵。
第二十條 大型、精密、貴重儀器的管理:
(一)凡國家科委歸口分配的二十三種大型精密儀器以及其它貴重的儀器設備,都要由院、所的器材部門會同科技部門聯合管理。出現損壞,性能下降等重大問題要及時報部科技局。
(二)申請購置或進口大型、精密貴重的儀器設備,應說明申請理由、主要用途、主要技術參數、利用率、選型對比和廠家選擇與人格比較等資料。必要時要由同行專家評議。
(三)要發揮大型精密儀器的作用,提高利用率,搞好院、所內外的協作共用。使用不當的,上級主管部門有權調配。
第二十一條 貴金屬、劇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資的管理:
(一)鉑、銠、銀……等稀貴金屬材料、制品(不包括熱電偶類定型材料),應由器材部門申請并購置,統由財務部門管理,消耗要有嚴格手續。
(二)專業室對稀貴金屬、劇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資的領用、保管、消耗,要有專人管理,做好消耗記錄,經常保持帳卡相符,帳物相符。
(三)劇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資要設專庫、專人保管和使用,并要定期查點。處理報廢要按有關規定辦理,防止污染擴散。
第二十二條 一般材料和低值易耗器的管理:
(一)各種的消耗、易耗材料,化學藥品,試劑應建立領用登記手續,考核消耗量。個別短缺品種,可采用“借用”或“以舊換新”方式,控制消耗。做到合理發放,不濫用,不丟失。
(二)一般和大宗材料供應工作根據消耗特點適當儲備,保證供應,減少積壓。按月計劃需求供應,做到用多少,領多少,發多少,不用的及時收回、退庫。要簡化領、退料手續,盡可能服務到科研第一線。各基層使用部門禁設小倉庫,杜絕積壓浪費。
第二十三條 倉庫管理
(一)各種器材要有嚴格出入庫制度進口器材要及時按進口商品檢驗規定手續組織驗收,發生異議要及時向有關部門交涉。
(二)庫房(堆場)管理要條理化,按類別、品種、規格、組距分別保管、存放,并附掛標簽。
(三)經常做好器材維護保養、嚴防腐蝕、蟲鼠害、變質等損失。做好防火、防盜、防破壞、防事故工作。造成一定損失的要按事故處理。
第二十四條 器材會計及統計:
(一)應設器材專職會計,保管員不許兼會計。應按有關規定立帳,按時核對帳目,與庫房核對實物,保證帳、物、卡、資金四相符。
(二)器材會計按照國家財經制度,負責對盈虧的審核、資產價格的調整、庫房資金的周轉、儲備定額的核定等,并負有財務資產監督責任。
(三)器材統計要經常掌握器材庫存及流通情況,核對器材供應計劃,積累資料,做好有關統計及報表。
【章名】 第六章 清倉利庫節約挖潛
第二十五條 以二、三年為期,無特殊理由,常年不用的器材,均應按積壓、呆滯器材處理。應有專職或兼職人員組織維修力量,修理改代,負責調劑處理,變死物、廢物為有用器材。
第二十六條 器材部門要經常深入科室(車間)基層了解器材在用情況,做好調度、調劑、利用、回收工作。
第二十七條 制訂必要地、有效地利廢改代措施,對修舊利廢部門或個人做出顯著成績的要給予鼓勵。
【章名】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本暫行辦法自頒發之日起,在部屬科研究、所試行。
第二十九條 各院、所應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訂有關實施細則和必要的制度。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