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面積禁采河砂,機制砂局面逐步形成!
2017—2019年以來,廣東省各級水利部門為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進行治水攻堅行動,組織常態化巡查,不斷開展掃黑除惡,打擊河道非法采砂行為。隨著生態環保治理力度的增大,廣東省多地采取禁采天然河砂,導致砂石價格持續保持高位上漲。
禁采河砂政策雖然改善了廣東境內河流生態環境,但這也間接切斷了砂石石場的供應來源。再加上廣東省交警部門進一步加強廣東省混凝土運輸車輛查驗檢驗等源頭管理工作,以及開采海砂需要清洗加工淡化,導致砂石供需失衡砂價無序暴漲。
到目前為止,茂名化州市、佛山市、惠州市、江門市等多地政府發文,對河道采砂進行規定:
機制砂勢在必行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入,各地對天然砂石資源限采和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砂石骨料已成為戰略性資源,機制砂石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用的主要原料。
砂石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的壓力讓企業難以適應,而環保紅線堅決不能放松,機制砂的出現使得當下的矛盾局面得到轉機。通過石料破碎、打磨而成的機制砂正逐步成為天然砂石的替代品,被企業廣泛使用。
綠色礦山的建設中,機制砂源的豐富以及在實施環保化開采、同步進行生態修復方面比天然砂更加穩定,生產質量穩定可控,開采技術成熟,工程應用質量有保證,機制砂成為未來發展的必需品。
政策出臺增多平衡點
近年來,砂石骨料行業快速發展,行業主管部門陸續發布有關政策和文件,不斷規范砂石骨料產業。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我省海域和無居民海島使用“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見》精神,廣東省積極推進省重點地區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掛牌出讓工作開展。
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掛牌出讓為砂石行業市場供需失衡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衡點。在依法查處海砂開采違反海域使用法律法規的行為下,將同一海域的采礦權、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原則上應一并出讓,由國土資源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分別為競得者辦理采礦許可和海域使用有關權證。
自《關于在全省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意見》實施以來,各相關環保政策相繼出臺,對于生態破壞采取“零”容忍態度,同時不斷根據市場變化更改政策發展,在砂石產業轉型優化升級的當下共同為生態環境與市場環境提供良好引導方向,廣東省各地政府對砂石礦產資源進行重新規劃,制定中長期規劃,建設長期穩定的大中型砂石生產基地,建設大規模的綠色環保生產線,保質保量的為市場供應砂石骨料。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