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獅水泥老總章小華:在調控下發展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宣布,嚴格禁止新建和擴建水泥項目。
4月份,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提高水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至35%。
目前,浙江的水泥企業有350多家,去年全省水泥產量達到7410萬噸,目前還有5000萬噸的項目在建。這其中,包括紅獅水泥在建的850萬噸,投資總額達到20多億元。
但在銀根緊縮的大背景下,紅獅水泥的投資規模擴大了六七倍,它是如何應對市場的?資金問題怎么解決?人才、管理如何跟上?
日前,在浙大—天創總裁EMP班上,來自浙江各地的民企老總對章小華進行了“壓榨式的拷問”,就如何應對宏觀調控、如何做大企業、走專業化還是多元化等話題,進行了深度對話。
應對宏觀調控:吃透政策精神
今年三、四月份國家相繼出臺了嚴厲的調控措施,包括停止上新的水泥項目,禁止銀行對水泥業貸款。
而到目前,紅獅水泥年產量已經達到450萬噸,在建的項目年產量還有850萬噸,預計到明年全部投產,年產量可達1300萬噸。
從地域上看,目前除了蘭溪市的兩條日產2500噸的水泥生產線,紅獅還在建德投資了日產10000噸的生產線,其中一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已于今年4月點火投產,另一條有望在今年8月份投產;而在縉云投資建造的一個年產200萬噸水泥粉磨站,目前也已正式投產。此外,在桐廬和江西高安,章小華又投資了兩個日產5000噸水泥的項目。
所有這些項目都在按步驟進行。紅獅何以沒受政策調控的影響?“國家對待水泥行業實際上并不是一刀切的,像日產4000噸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還是屬于政策鼓勵的范圍。”章小華指出,“政策限制落后的水泥生產技術,目的是整合水泥業,使其更加環保低耗。”
據了解,相對于目前大量的立窯生產法,新型干法窯是目前比較先進、環保、低能耗的一種水泥生產技術。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曾指出,水泥工業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是“上大壓小”、淘汰落后,引導水泥企業結構調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日產4000噸以上大項目,并通過分工和協作,提高產業集中度。
章小華表示,紅獅水泥新投資的項目,采用的就是這種新型干法窯技術,而且在政策“關門”之前就已確定下來。
應對市場萎縮:降低盈利預期
有個總裁提問:現在房地產等建筑行業受調控比較厲害,水泥需求量也肯定會跟著下降,可是紅獅明年的產量將從450萬噸增加到1300萬噸,盈利如何保證?“我們的競爭力比較強。”章小華指出,他們生產的水泥都是高標號水泥,屬于水泥中的高端產品,主要用在高速公路、重點工程等項目上,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比較強。
據了解,目前水泥業的毛利是每噸可賺五六十元。章小華承認現在水泥產業的利潤率還比較豐厚,但他也做好了價格下跌的心理準備。
“那么大家都打價格戰,公司能保證盈利嗎?”有個總裁問。
“我認為這個行業合理的利潤是每噸賺十塊錢。”章小華回答。
應對未來競爭:控制礦石資源
新型干法窯的投入成本很高。在1997年以前,投資這樣一條生產線,需要8至10個億,到1998年,才降到3億元左右。到紅獅水泥2002年建成投產省內第一條日產2500噸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時,成本已明顯下降,但還是達到了1.8億元。他們當時也確實猶豫了一陣。但從目前來看,新上的幾個項目投資規模達到了20多億元,章小華和他的股東們似乎并沒有什么猶豫。
“面對宏觀形勢的變化,為何還要逆勢擴張?”許多總裁都一再追問章小華。
“總體而言,宏觀調控對紅獅是利大于弊。”章小華回答。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水泥是比鋼材、木材等更經濟方便的建筑材料,還沒有哪種材料可以替代它。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離不開水泥。
宏觀調控的影響主要是短期內可能影響銷售量,而且由于銀行停掉貸款,也增加了在建項目的難度。但調控也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防止大起大落,還有利于行業內的整合與結構調整。他判斷浙江目前300多家的水泥企業,肯定會有許多被淘汰,最后形成幾個大的企業集團。
“水泥作為一種資源型產業,企業要想長久生存,還必須要控制資源。”
水泥不適于長途運輸,決定了它的輻射半徑不可能很大,要增大銷售量就需要多布點,布點一多就需要集團化操作,而這個點就需要布在石灰石等礦石資源集中的地方。全國現有長興、富陽、建德、長沙等五大石灰石基地,而紅獅水泥在宏觀調控之前布好點、擴大投資就是為了占據有利位置。
應對資金緊張:誠信第一
有幾位企業老總算了一下,紅獅水泥的投資規模至少有20億以上,可是按章小華的介紹,去年他們的銷售收入是6個多億,目前的總資產有16億元,負債率不到50%,那么大的投資,錢從哪里來?在現在銀根緊縮的情況下,還能獲得銀行貸款么?
“企業發展一定要量力而行。”章小華承認資金鏈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沒有根本影響。”
對于資金來源,紅獅主要是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解決:一是股東的股本金,因為紅獅的每位股東都已在水泥業中跌打滾爬了多年,都有一定的資金基礎,目前光紅獅控股的注冊資本就達到了6個億,他表示,股東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資金來源。
二是企業一年有幾個億的積累,十多年來,除了每年將30%—40%的盈余分給股東,企業自身也有一筆盈余。
三是銀行的貸款支持,章小華深有感觸地表示,做企業關鍵在做人,辦企業資金肯定要放大,這就必須要有誠信。他表示,紅獅從來都是如期或者提早歸還銀行貸款,“如果講好的事情不算數,我們就不可能借到錢”。他說目前銀行對他們還有六七個億的授信額。
“我們跟業務單位很少發生糾紛。”章小華補充道,“能做到的就做到,不能做到的就先講清楚,這樣業務單位也會給你很大的支持。”據他講,他們提供給客戶的產品,總是比客戶要求的要高100號,比如客戶買的是500號水泥,他們實際提供的是600號水泥(水泥標號的高低反映水泥質量的優劣,新標準規定的最低水泥強度等級為32.5,一般相當于老標準中的425號水泥)。“這樣即使我擴大規模了,也不會因為質量問題影響到銷售。”章小華暗示,因為講誠信,業務單位也給了他們很大支持,從而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應對公司治理:精細管理
“企業要發展,一是人的問題,二是理念的問題。”章小華似乎很清楚規模擴張帶來的諸多問題,“我們現在重點是對人才培訓。”針對投資擴張,章小華專門成立了一個培訓部門,每個月請人給員工培訓,將組長培訓之后,再派去做車間主任以上的工作。
其次是大量引進人才。由于蘭溪的水泥業比較發達,但大量的都是將要關閉的立窯生產企業,章小華就把這些企業的人才引進來,充實到自己的隊伍里去。
第三是招收大學生。去年一年就招收了40個大學生,準備培訓之后,充實到各個子公司去。
在公司治理理念上,章小華強調一定要精細管理。畢竟水泥行業還屬于傳統制造業,需要“兢兢業業去做”。他預測水泥行業的競爭會相當激烈,“假設一般企業的利潤率在10%,我們如果降低成本10%,就相當于再建了一個企業”,他認為要控制成本關鍵還在于管理。
章小華說,“精”是“精益求精”,力求盡善盡美;“細”就是細化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職責。對從事簡單勞動的員工,量化指標,嚴格考核。對從事技術工作的中高層,在給他們待遇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有事做。他認為做企業領導要有用人的誠意和容人的器量,更要有知人的能力,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情,“即使有些人的想法跟你不一致”。
應對多元化:只做水泥
章小華認為紅獅水泥之所以能做到現在這樣的規模,重要的一條就是“走專業化之路,不搞多元化”。
他說1995年、1996年水泥行業處于低谷時,蘭溪許多水泥企業看到別的行業錢好賺,就轉了過去,結果現在回不來了。這更堅定了他們“只做水泥”的信念。
與現在一些企業打造產業鏈,通吃上下游產品的做法不同,章小華居然把水泥原材料石灰石的礦山開采工作都承包了出去,而公司里八九輛大客車,也是采用租賃的形式取得的,“如果要自己買,每輛車要三四十萬塊錢。”
章小華認為企業要不要搞多元化,先要回答好三個問題。第一,只要企業在行業里的位置還沒有做到最前面,最好不要多元化。因為“今后不管競爭有多激烈,只要在前面,都會有錢賺。”第二,如果行業本身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也不要搞多元化。第三,如果企業今后的實力足夠強了,可以抽出一部分資源搞多元化,如果不對主業產生影響,可以搞多元化,如果會影響到主業,就不要搞多元化。如果是進入新的行業,先要對行業有所了解,搞個行業研究,“沒有優勢的行業,就不要去做。”
“所有都做,所有都做不好。”章小華的態度和決心讓其他一些想多元化的老總沉默了好一會。
■鏈接:
章小華,浙江紅獅控股董事長,1994年創辦省內首家民營水泥企業,總部設在金華蘭溪,紅獅牌水泥現為浙江知名商標。目前公司總資產已有16億元,資產負債率不到50%。1998年開始購并其他水泥企業,到目前共有全資子公司6家,覆蓋江西的高安,浙江的桐廬、建德、縉云、蘭溪。公司主要生產高標號水泥,在浙江省“十五”后三年水泥行業發展規劃中,公司被列入重點培育企業之一,屬于浙江省首批誠信企業。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