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淡季有壓力 下行空間不大
煤炭消費旺季已度過大半,淡季即將來臨,盡管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中轉地煤價已經出現一定下跌,但我們認為,進入淡季后,煤價特別是中轉地煤價仍面臨一定壓力。
中轉地煤價持續下跌
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截至1月30日,秦皇島港動力煤山西優混價格跌至785元/噸,自2011年11月中旬其創出本輪價格新高860元/噸后已累計下跌75元/噸,跌幅為8.72%。這也是自2011年5月初以來山西優混價格首次跌至800元以下。
與此同時,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也相應下跌,自2011年11月中上旬的853元/噸跌至2012年2月1日的782元/噸,累計跌幅為71元/噸,跌幅為8.32%。對于中轉地動力煤價格的此次下跌,我們認為,大的背景是我國經濟增速的下降,而具體原因主要是電力企業提前備煤且儲備充分,同時政府對價格的臨時干預措施也對煤價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國際煤價有所反彈
從國際煤炭價格走勢看,經過近一年的震蕩下跌后,終于在近期出現反彈。根據Wind數據,澳大利亞紐卡斯爾NEWC動力煤現貨周價格2012年1月30日為117.3美元/噸,比2011年12月中旬的110.28美元/噸上漲7.02美元/噸,上漲幅度為6.36%。但較一年前的高點136.3美元/噸仍有約14%的跌幅。
對于此次國際市場煤價的反彈,我們認為,一方面是前期跌幅較大且下跌時間較長,市場有自我修正的要求。自2011年1月中旬創出136.3的高點后一直呈震蕩下跌的趨勢,直到2011年12月中旬創出110.28美元/噸的低點,累計下跌26.02美元/噸,下跌幅度為19.09%;震蕩下跌的時間長達近一年。另一方面從國際經濟層面看,由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前景不確定性較大這一基本面因素并沒有發生變化,國際煤炭市場的需求并未有大的起色,市場信心也并不充足。另外,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來講,國際煤價跌至前期低點時相對環渤海港口的煤炭平倉價格就有了一定競爭力,因此這些地區進口煤炭會增加,而國際煤價反彈到一定程度后則其競爭力會有所下降。由此我們判斷,國際市場煤炭價格反彈應是弱勢反彈,預計短期內其價格不會發生趨勢性的改變。
產地煤價基本穩定
中轉地煤價和國際市場煤價非常敏感,能迅速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因此其變動頻繁。產地價格則相對較為穩定,變化也慢些。
以山西貧混煤坑口含稅價格為例,根據百川資訊的數據,自2011年中旬以來,其630元/噸的價格沒有發生變化。其他地區的煤價也大都如此,即使有所變化,幅度通常也不大,如山西長治、晉城以及內蒙古等地的煤價近一年來的變化基本都是如此。
產地價格通常較為穩定,原因在于其遠離消費地,中間還有運輸等環節,中轉地價格會迅速反映消費的供需狀況,而中間環節的收入和利潤空間在相當大的程度“屏蔽”了消費端導致的短期價格波動。因此,中轉地短時間內的價格變化并不足以傳導至上游產地的價格特別是煤礦的出廠價格。只有當中轉地的價格變化形成趨勢且持續的時間較長時,才有可能導致上游煤炭產地的價格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就是說存在相當程度的時滯。
經濟增速下滑致旺季不旺
通常來講,冬季是用煤旺季,但2011年的冬季則是旺季不旺。其根本原因是我國經濟增速有所下降,且目前仍在持續。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9.7%,而第四季度降至9.2%。從工業增加值看,2011年2、3月同比增長14.9%和14.8%,而2011年10-12月則分別為13.2%、12.4%和12.8%。其中用煤大戶電力、鋼鐵、建材等增速下降更為明顯,如電力和熱力的生產和供應行業2011年2-3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為13%和13.5%,而10-12月份降到8%、7.6%和9.9%。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2011年2-3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和9.3%,而10-12月份分別降到10.7%、9.7%和9.4%。經濟增速特別是用煤大戶行業增速的下降,其必然影響對煤炭的總體需求,也就是會相對減少對煤炭的需求。
具體看,電力企業在2011年9月份開始增加冬季用煤儲備,這就是提前增加了對煤炭的采購,而且儲備十分充足。以全國重點直供電廠庫存為例,根據Wind數據,2010年9-12月份平均庫存為5930萬噸,而2011年同期數據為7377萬噸,同比增長24.4%。對應時期全國發電量分別為11042億度和12736億度,增幅為15.34%。另外全國重點直供電廠煤炭庫存天也從2011年8月份的15天左右增至2011年12月份的20天左右。這表明2011年冬季電廠煤炭儲備十分充足,電廠能夠從容應對市場變化。
轉入淡季煤價有壓力
春節過后,特別是進入3月份以后,嚴寒逐漸過去,天氣漸漸轉暖,用煤取暖和用電取暖都會逐漸減少,煤炭即將進入淡季,煤炭價格預計仍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從2012年以來的情況看,在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經濟增速有所下降的態勢仍會持續。從Wind資訊得到的數據顯示,市場預測的2012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幅平均值為8.28%,而2011年第四季度實際增長幅度為9.2%。當然其預測數據僅供參考,但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繼續向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經濟的企穩也需要一個過程,更不用說出現向上的拐點了。因此,社會特別是用煤量大的行業對煤炭的需要仍將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比如鋼材,以上海地區直徑12MM的普通圓鋼為例,根據Wind數據,自2011年8月中下旬以來,其價格一直處于下跌態勢,從每噸4850元跌至2012年2月2日的4270元,跌幅大約為12%。從目前看,鋼材市場仍然低迷,這將繼續影響其對煤炭的需求。
電力也是如此,因為一切經濟活動都離不開電,經濟增速下降的情況下用電量的增速也將受到影響。根據目前普遍預計,2012年發電量增速將從2011年的11.98%下降至9%。從這方面看,前期一直處于回調狀態的中轉地動力煤價格仍面臨向下的壓力。
不過,也應該看到,取暖用煤用電進入淡季,但其他方面的經濟活動卻會逐漸活躍,有的會進入旺季,如紡織、建筑及一些加工業等。因此,社會各界對煤對電的需求相對不會有大幅的減少,更不會絕對減少,煤價也將得到支撐。由此判斷,淡季的煤價有很大可能是處于低位運行狀態,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各子行業情況存在明顯差異。由于我國電力消耗煤炭占全部煤炭量的一半左右,再加上其他行業對動力煤的消費,可以說動力煤代表了整個煤炭市場的一個比較大的部分。但從細分市場看,除了動力煤外,還有煉焦煤、無煙煤等,其市場狀況有著明顯的差異。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lp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