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水泥廠 該如何存活?——山西文水縣水泥廠管理混亂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個有條件走出困境的企業每況愈下?據了解,這個廠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發工資發的是水泥票,即按工人工資的多少,開成水泥提貨單,然后提出水泥賣出去才等于領到工資。工人既要在廠里生產水泥,又要外出當銷售員,造成人心不安,生產不穩。據工人們反映,即使這樣也常常由于提不到貨而要等好長時間。許多工人身上裝著的水泥提貨單已經皺皺巴巴,有的幾噸,有的只有不到1噸。二是廠領導長時間不堅守崗位,導致工廠生產極不正常,每月的產量由原來的8000噸左右下降為現在的4000來噸,幾乎處于癱瘓停頓狀態。三是管理混亂,浪費嚴重。廠里養著一臺私人的裝載機,不管干不干活,都要付費用,一年下來就得20多萬元,與發不了工人工資形成強烈反差;四是縣里早就出臺了有關水泥廠的改制措施,但不知為什么就是不實行。由于工人思想混亂,管理出現真空,廠務不公開,在目前水泥市場形勢看好的情況下,這個廠卻幾乎到了關門的狀態。
然而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縣水泥廠生產不正常,另一邊卻是有3家和文水水泥廠沒有任何關系的廠子,在冒用水泥廠的商標大肆進行生產。
文水水泥廠的這種混亂狀況已經持續好長時間了,工人們焦慮地說:要是再這樣爛下去,不要說工資保證不了,就連當初國家2000多萬元的投資恐怕也要打水漂了,自己今后的出路更不知道在哪里。他們希望縣里有關部門重視水泥廠目前存在的問題,不能眼睜睜地這樣爛下去,趕快采取措施,以保證國有資產不再流失!
編輯:xucho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