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水泥企業集體停產“過冬”
大環境的冷,加之自身進入銷售淡季,新鄉水泥企業集體“冬眠”。
“冬眠”的代名詞“停窯生產”,在經濟視點報記者采訪時,被所有水泥企業稱之為正常檢修。2011年,高鐵停建;房地產市場低迷。而如此整齊劃一的檢修又出現在2011年年末,新鄉水泥業更像一場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集體行為。
1月9日,春江集團有限公司(春江集團)相關部門表示,從次日起該公司停產,對運轉了4個月的機器設備進行大檢修。據了解,更早幾天,新鄉平原同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鄉同力)也進入設備檢修。
年底檢修
新鄉同力的一名員工介紹,該公司正進行設備檢修。“原因一是快過年了,員工放假;二是為了明年更高效率、高質量的上馬生產。”
1月9日,春江集團生產部和設備部均表示,次日開始停產,至于停多久并不知道。
設備部的工作人員認為,檢修是必要的,機器運轉有4個月了。現在水泥進入淡季,正是設備檢修的最好時間。
新鄉王氏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中層則對檢修還是停窯均不知情。
一位水泥業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視點報記者,新鄉水泥企業集體檢修是全市集體協同的,也是根據市場變化來積極調整管理。“企業不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就活不成了。”
家住在上述企業附近的趙先生一直很關注水泥行業的發展趨勢,他從記事起便與水泥企業為鄰。“產能嚴重過剩,水泥企業的初級使命已經完成。”他認為,檢修之說很中性,涉及到企業戰略的說法也很模糊,忽略了季節性因素還是國家宏觀政策影響。但檢修是有可能的,一年的產能10個月就完成了,后兩個月就要停產。水泥怕潮怕水,忌諱積壓,影響質量,壓占資金。
抱團取暖 各尋出路
上述企業主要集中在新鄉市鳳泉區。鳳泉區原來的名字叫北站,借助于新鄉火車站北站的貨運鐵路支線,水泥企業發展迅速,最多時有好幾百家。雖然該區有“新鄉的后花園”之稱,但民間有當地村民每年都要“吃掉一塊水泥板”的形象說法。
由于高耗能、高污染,新鄉市從2004年起就開始整合小水泥企業。過去的五六年間,鳳泉區關閉水泥等污染企業50余家,對重點企業實施了深度治理。
“十二五”時期,鳳泉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要累計降低15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控制在2400噸、1000噸。
2011年,全省淘汰落后產能水泥985萬噸。鳳泉區委宣傳部李先生介紹,受南水北調影響,接下來該區高污染企業還會減少。
在持續了幾年的節能減排大氣壓下,水泥企業今年又受其他公共事件牽連,導致需求量銳減。據了解,新鄉當地多家水泥企業庫存已經超過10萬噸。
“在質量和資金的雙重渴求面前,解決庫存問題成為所有水泥企業的共識。”趙先生認為,“現在需要的是環保型低耗能企業,關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是解決之道,但如有資本的介入會更好。”
他建議,對于新鄉鳳泉區這樣的水泥企業集結地,如果形成一個品牌,那么面對行業“冬天”時,市場承受力就會增強。特別是在此時,對于先搶占市場者來說或許就是良機。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jn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