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擬批準公示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
·
2024-10-11 08:10
留言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廳擬對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鋁建設項目作出審批意見。
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公示期為2024年10月10日 - 2024年10月14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傳真):0791-86739732
通訊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北龍蟠街993號方樓省政務服務中心3樓34、35號窗口
郵編:330000

建設名稱: | 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鋁建設項目 |
建設地點: | 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區 |
建設單位: | 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 |
編制單位: | 江西章江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鋁建設項目位于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4°58′40.8″,北緯27°51′41.8″),租賃原江西賽維基地四期3#、4#、5#廠房及其周圍空地,廠區總占地面積為43800m2、建筑面積21600m2。項目廠區東面為空置廠房,南面為昌碩銅業有限公司(生產低氧銅桿),西面為江西賽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停產,廠房租給贛鋒暫存固體廢物),北面為江西人和銅業有限公司(生產低氧銅桿、銅絲)。
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始建設本項目,涉及未批先建,新余市生態環境局于2021年10月對江西昌銅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為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鋁建設項目母公司)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進行行政處罰。目前已建成主體工程、儲運工程、公輔工程、環保工程等。
項目產品方案為年產10萬噸再生鋁;主要原輔料為純鋁錠、清潔廢鋁料、硅、銅、精煉劑、打渣劑、活性炭等。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廢氣防治措施
項目有組織廢氣主要包括熔煉+精煉煙氣(包括天然氣燃燒煙氣、爐膛煙氣和環境集煙)、鋁渣回收系統煙氣、鋁灰(渣)潮解廢氣、廢鋁料預處理廢氣等,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SO2、NOX、氨、氟化物、HCl、二噁英類等。無組織廢氣主要為生產車間內熔煉爐、精煉爐未收集完全的環境集煙,鋁渣炒灰未收集完全的灰塵,鋁渣儲存間未收集完全的潮解氨氣等。
⑴有組織廢氣
熔煉系統產生的熔煉+精煉爐膛煙氣采用3套蜂窩陶瓷蓄熱體冷卻降溫,環境集煙通過集氣罩收集,鋁渣回收系統煙氣通過負壓收集,廢鋁料預處理廢氣通過負壓收集,以上廢氣合并采用2套“噴射活性炭+高效布袋除塵+活性焦吸附”廢氣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尾氣經1根25m高排氣筒(1#)排放;鋁灰(渣)潮解廢氣經危廢暫存區局部負壓收集,采用水噴淋措施處理后,尾氣經排氣筒(1#)排放。
單位產品排氣量(熔煉及精煉系統9979.2m3/t產品,鋁灰處理系統2495m3/t產品)小于《再生銅、鋁、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4-2015)中單位產品基準排氣量(熔煉及精煉系統10000m3/t產品,鋁灰處理系統7000m3/t產品),外排廢氣中主要污染物顆粒物、SO2、NOX、氟化物、HCl、二噁英類排放濃度均可滿足GB31574-2015表3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氨排放速率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中表2標準限值要求。
⑵無組織廢氣
通過加強設備的維護,對物料輸送管道定期檢修,杜絕跑、冒、滴、漏,加強運行管理和環境管理,減少鋁灰暫存時間,且鋁灰渣暫存于鋁灰庫時需密閉包裝(如使用有內襯的噸袋包裝并封口),加強車間通風換氣及廠區綠化等措施,減少無組織廢氣排放。項目廠界無組織廢氣顆粒物、SO2、NOx排放濃度均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HCl、氟化物排放濃度均可滿足《再生銅、鋁、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4-2015)表5中企業邊界大氣污染物限值,氨排放濃度可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1993)表1中企業邊界大氣污染物限值要求。
⑶設置在線監測裝置
在1#排氣筒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并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聯網,監測因子為煙氣量、顆粒物、SO2、NOx,運營期定期對煙氣中鉛、砷、鎘、鉻、錫等重金屬污染因子及氟化物、氯化氫、二噁英排放濃度進行例行檢測。
項目建成達產后,主要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量分別為顆粒物15.55t/a、NOx14.88t/a、SO20.89t/a、HCl5.3t/a、氟化物0.18t/a、氨3.6kg/a、二噁英48.76mg/a。
2、廢水防治措施
項目廢水主要包括鋁錠鑄模冷卻水(48m3/d)、鋁渣間接冷卻水(4.8m3/d)、鋁灰(渣)潮解廢氣處理廢水(0.96m3/d)、初期雨水(657m3/次,新建1座7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及生活污水(9.84m3/d)。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pH、CODcr、BOD5、NH3-N、SS、TP、TN等。
項目鋁錠鑄模冷卻水、初期雨水絮凝沉淀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洗滌用水水質》(GB/T19923-2005)要求回用于鋁渣間接冷卻、鋁錠鑄模冷卻,鋁渣間接冷卻水直接循環使用,不外排;鋁灰(渣)潮解廢氣處理廢水和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依托賽維基地)達到園區接管標準后外排入園區污水管網,經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表1中一級A標準后,尾水排入袁河。
項目建成達產后,外排污水量為3564m3/a(10.8m3/d),廠區總排放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CODCr1.09t/a、NH3-N0.11t/a;經園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后廢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CODCr0.18t/a、NH3-N0.02t/a。
3、噪聲防治措施
項目主要噪聲設備有雙室熔煉爐、精煉爐、回轉窯、球磨篩分機、冷卻機、鑄錠機、疊錠機、空壓機、制氮機、破碎機、渦電流分選機、壓力金屬打包機等,其等效連續A聲級值55~85dB(A)。
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采用隔聲、消聲、減震和設置隔聲操作間等措施,合理平面布置、設置綠化帶等控制項目生產設備噪聲對周邊聲環境的影響,廠界噪聲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標準。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鋁渣(HW48,1719.38t/a)、鋁灰(HW48,3107.68t/a)、除塵廢布袋(HW49,0.25t/a)、廢活性焦(HW49,9.2t/a)、沉淀池污泥(HW49,1.0t/a)、廢機油(HW08,0.05t/a)、含油廢抹布(HW49,0.01t/a)、初期雨水收集池污泥(HW48,0.1t/a)等危險廢物;非金屬雜質(47.0t/a)、金屬雜質(125t/a)、廢濾芯(0.10t/a)、廢分子篩(0.2t/a)、廢蓄熱介質(3.0t/a)、廢耐火材料(20.0t/a)、磁選廢鐵(100t/a)、廢包裝袋(2.8t/a)等一般工業固廢;生活垃圾(27.1t/a)等。
項目危險廢物定期交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綜合利用或安全處置;非金屬雜質、金屬雜質、磁選廢鐵收集后外售處理;廢濾芯、廢分子篩、廢蓄熱介質、廢耐火磚由供應商回收。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在3#車間南面設置一座280m2危廢暫存間(貯存能力按45天計),危廢暫存庫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中的貯存設施設計原則、危廢堆放規范等相關要求進行設計、建造和管理,并按《危險廢物識別標志設置技術規范》(HJ1276-2022)要求規范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
在3#車間南面設置一座330m2一般工業固廢暫存間(貯存能力按90天計),并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要求進行設計、建造和管理。
5、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為防止建設項目廢水、物料下滲對地下水和廠區土壤造成污染,項目原料、物料、固廢分類存放于庫房和車間內,不設置露天堆場;選用優質設備和管件并加強管理和維護;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治、污染監控”原則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生產區進行地面硬化,對重點防治區(3#車間及其車間外事故池、環保設施,5#車間及其車間外事故池、環保設施、初期雨水池等)進行防腐防滲處理;加強日常環境管理,嚴格控制設備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現象。同時在3#車間西北角、3#車間東南角、5#車間西南角共設3個地下水監控井,監控因子為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鐵、錳、揮發性酚類、耗氧量、氨氮、總大腸菌群、亞硝酸鹽、硝酸鹽、氰化物、氯化物、汞、砷、鉻(六價)、鎳、銻、鉈、硫化物、銅、鉛、鋅、鋁、氟化物等;在3#車間東南角、4#車間東南角、5#車間西南角共設3個土壤監測點位,監控因子為特征污染物。加強管理和周邊區域地下水監控,確保防護及防滲設施完好,一旦出現地下水污染問題,應立刻查找滲漏源,并采取有效補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6、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項目生產過程中的環境風險主要為天然氣、精煉劑、打渣劑及廢清潔鋁料中的砷、鉻等危險物質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鋁灰渣存貯不當遇水產生劇烈反應和二次污染,以及設備損壞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時導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及報告書判定,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綜合等級為I類,風險綜合評價等級為簡單分析。
通過加強設備預防性維修,經常檢查易腐蝕部位,設備及管道保持密封,防止有害物質“跑冒滴漏”。涉及危化品的工段設有噴淋洗眼器、洗手池,并配備相應的防護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加強鋁灰(渣)的貯存管理,做好暫存庫防雨、防水工作,不產生“二次污染”。危廢暫存間設置導流溝、圍堰等防泄漏措施,廠區設置2座(3#熔煉車間、5#熔煉車間各1座)300m3事故池(兼消防尾水池),建立事故廢水“單元—廠區—園區”三級環境風險防控體系,一旦生產區發生事故時,及時收集事故性排放廢水等,杜絕事故廢水直接排放;事故應急池設為地下式,便于廢水自流入,并保持事故池日常處于空置狀態。設置備用電源、風機和水泵等,設備損壞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時立即停產,及時搶修。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7、設置防護距離
據報告書測算,項目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根據報告書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結果,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3#車間(鋁灰暫存庫)外延100m、5#車間外延200m范圍。根據報告書調查結果,距項目最近的環境敏感點為5#車間東面約785m(距廠界約775m)的新余學院,項目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無居民區、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
8、碳減排措施
項目通過節能設備(采用變頻風機、變頻泵等),降低電力消耗;對燃料進行充分利用,降低燃料消耗;加強員工素質宣傳管理,倡導節約用電、綠色出行等措施,促進減排降碳。
根據項目能源消耗估算,本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7841.77噸標準煤(等價值)。綜合項目能源消耗和生產過程二氧化碳排放情況,二氧化碳排放量折合16773.3t/a,單位產品碳排放量為0.17t/t產品。
9、區域污染物削減措施
根據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于承諾江西天時銅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鋁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區域削減方案的說明》,新余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COD剩余削減量146t/a、氨氮剩余削減量43.8t/a;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25T燃煤鍋爐關停NOx剩余削減量43.88t/a。本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 0.18t/a、氨氮0.02t/a、NOx 14.88t/a,從上述剩余削減量中調配,可滿足區域削減量的要求。
10、環境影響預測分析
據報告書預測結果(AERMOD模式):本項目位于達標區,正常工況下新增污染源各預測因子短期濃度貢獻值最大濃度占標率均小于100%,年均濃度貢獻值占標率均小于30%;疊加現狀濃度和區域其它在建、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證率日平均質量濃度和年平均質量濃度均滿足相應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要求。
以上環保措施是可行的。根據環境影響預測結果,項目的環境影響是可接受的。
以上環保措施是可行的。根據環境影響分析和預測結果,采取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后,項目的環境影響是可接受的。 |
公眾參與情況: | 項目在環評編制階段按要求進行了環境信息公示和報批前公示。 |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