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脫硝最新技術 開辟水泥工業綠色發展之路
近日,水泥業界人士在由中國水泥網舉辦的“2011大西北水泥論壇”上提出,為降低水泥企業氮氧化物的排放,希望通過水泥窯系統的技術改造處置廢棄物實現行業節能減排。論壇上,中國水泥網CEO邵俊表示,近年來,水泥企業一直期望改進脫硝技術降低水泥生產成本,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并通過水泥窯系統的技術改造有效處置城市垃圾、污泥生產線遺留的廢棄物,促進行業節能減排。面對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目標,水泥企業將實施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改造,積極探索脫硝最新技術的研發及其發展趨勢,為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一條綠色之路。
改進脫硝技術勢在必行,深度除塵有助完成新時期減排任務
2010年11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關于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十二五”期間,水泥顆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須在2009年基礎上降低50%和25%,節能減排仍是水泥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重點。中國水泥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在“十一五”期間已取得豐碩成果,新型干法熟料產能所占比重達到80%。“十二五”伊始,水泥工業的節能減排也應由淘汰落后產能和對早期新型干法生產線實施余熱發電改造,向新時期的減排任務轉變。中國水泥工業將在繼續關注粉塵減排的基礎上,重點關注氮氧化物的減排。
據環保部公布的全國主要污染物減排情況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四大主要污染物約束性指標中的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下降,而新增指標氨氮排放量僅下降0.73%,氮氧化物排放量反而上升至6.17%。從這項數據中可以看出,各行業目前完成減排的目標不容樂觀。水泥行業作為完成節能減排指標中的重要一員,更應該考慮如何通過新技術,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達到減排目標,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將是水泥行業繼嚴控新增產能之后的又一門檻。對水泥企業而言,改進脫硝技術已勢在必行。
為實現“十二五”期間水泥顆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礎上降低50%的目標,水泥工業將繼續減少粉塵排放量視為“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意見》明確指出,2011~2015年,現有水泥窯電除塵器改為袋式除塵器(低壓脈沖除塵器)。這無疑為“十二五”期間袋式除塵器在水泥行業的推廣和應用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水泥企業必須通過電改袋等多種技術的應用,方可達到國家規定的節能減排目標。因此,如何合理地選擇除塵設備降低濾袋消耗,提升除塵效果,仍是水泥企業今后應長期關注的課題。中國水泥網也于10月29日舉辦了“2011中國水泥環保大會暨水泥脫硝、除塵研討會”,邀請了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就水泥行業的除塵、脫硝等問題進行了共同探討。
開辟水泥工業綠色發展之路
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促節能環保,實現水泥工業向環保產業轉身
在水泥工業相對發達的西方國家,水泥工業給城市公民留下了良好的節能印象。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水泥企業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工業生產廠家,它們在生產水泥產品的同時,還兼帶有處理和利用城市廢棄物的功能。而且這些國家有明文的法規規定,建設一條水泥生產線的前提是,首先要承諾噸熟料的生產過程必須消耗400公斤以上的城市垃圾。
《“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將“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產線和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線的建設”。作為建材工業發展重點之一的水泥工業行業,被要求在“十二五”期間建成100~200條水泥窯協同處置系統。目前,這一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但是在法規條例、運營模式、政府補貼等方面仍然存在亟須解決的問題。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和城市垃圾需要投資,處理也導致生產成本提高,方方面面涉及關聯產業的利益,必須得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協調和支持。因此,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還有很多配套工作要做。
“大城市周邊的水泥企業基本形成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工業轉變為兼顧污染物處置的新興環保產業。”11月26日,邵俊在由中國水泥網舉辦的“第三屆水泥工業廢棄物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會議”上這樣說道,“我們欣喜地看到《意見》中明確提出這一點,這是對水泥生產協同處理城市固廢的認可。‘十一五’期間,我國水泥工業從原先的淘汰落后產能、粉塵治理,到上余熱發電項目等節能減排上都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們也已經明確這期間中國水泥工業所要走的綠色發展之中,既積極改進脫硝技術和深度除塵。”
邵俊表示,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在中國也不是一個新事物了,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的優點。為此,業界人士迫切期望相關部門能夠在協同處置廢棄物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共同拓展中國水泥工業的綠色之路,實現水泥工業向環保產業的華麗轉身,使水泥行業成為一個真正有社會責任感、注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企業效益的新型現代化工業。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lp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