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水泥行業產能大量閑置 產能不減反增
2018年全年,東北地區水泥市場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運行狀態,雖然遼寧、吉林等地先后成立云鼎、吉林水泥等集團來控制當地水泥價格蕭條的局面,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東北地區水泥價格相比華北等地區價格依然較低。
1、先進產能大量閑置
東北水泥行業常說這樣一句話,“東北水泥看遼寧,遼寧水泥看遼中”。遼寧地區水泥價格長期低位與該地產能利用率有關,即使在今年“北材南下”的大環境下,并未對遼寧地區水泥價格起到一定的拉升作用。
據了解,2018年,吉林省水泥產能為5500-6000萬噸左右,但全年吉林省水泥需求僅為2000萬-2500萬噸左右,產能利用率僅為35%左右。2018年吉林地區的窯線運轉率不過50%;這意味著一年里有6個月處于閑置狀態。
黑龍江的產能閑置情況似乎更嚴重。據了解,黑龍江全省水泥企業102家,水泥生產線22條,熟料年產能達到2400萬噸左右,水泥年產能達到8300萬噸左右。但是2018年前11個月市場水泥年需求只有2100萬~2300萬噸,產能利用率只有30%左右。除此之外,哈爾濱水泥廠分別在6月、9月分別停窯20天、15天,相當于企業一年中有7個月處于閑置狀態。
2、產能未減反增 閑置情況雪上加霜
先進產能的大量閑置已經成為泛東北地區水泥行業常態,然而時至今日,泛東北地區的產能利用率還在下降,因為產能還在不斷地新增。
據了解2017年黑龍江省,部分大型企業新上大規模生產線,直接讓黑龍江省原本過剩產能又增加了8%左右,對于黑龍江水泥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加劇了黑龍江省的產能閑置,拉低了黑龍江省的產能利用率,加劇了市場競爭。但是2018年一整年該調新上線的產能利用率只有25%左右,產能不能充分發揮。
遼寧省更是產能新增的爆發區。2010年左右,其水泥熟料年產能約為3850萬噸左右,而到2018年,其年水泥熟料產能已經達到約6400萬噸左右。十年不到的時間,遼寧省產能幾乎翻倍。當本地水泥市場需求達到飽和以后,遼寧地區開市向黑、吉兩地外輸,因此東北地區產能過剩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且當地水泥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加大,這也就促使了東北地區水泥價格由于長期的市場競爭而不斷下壓。
3、有效工期短 民營企業報價靈活
東北地區總產能1.4億噸左右,然而本地市場需求只有5600萬噸,一年時間的有效工期僅有6個月,導致余下近9000萬噸的水泥大量存入庫中,增加了庫存壓力的同時,也激化了市場競爭。為了完成銷量指標,部分水泥企業開始不斷的下調價格。
在云鼎集團以及吉林水泥等集團的大力扶持下,東北地區水泥行業似乎迎來了水泥價格拉升的開端,但是好景不長,由于本地水泥行業民營企業較多,市場報價相對靈活,因此主流品牌扛不住市場競爭的壓力,價格上漲落實不到位。
綜合情況
以上三點是東北地區水泥行業最主要的三點問題,雖然2018年東北地區極力拉升水泥價格,但是效果不盡人意,水泥企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虧損;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某一區域虧損可通過其他地區補充,但是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形勢異常嚴峻。
編輯:王琲建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