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孔祥娟:貫徹落實污泥指南 加快污泥處理處置工作

中國水泥網北京新聞中心 · 2011-12-03 00:00 留言

  在2011年11月26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三屆水泥工業廢棄物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國際會議暨水泥窯爐協同處置污泥技術交流大會”上,住建部節能中心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城鎮水務技術辦公室主任孔祥娟作了題為《貫徹落實污泥指南 加快污泥處理處置工作》報告,為與會代表介紹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制訂背景,以及污泥處置”十二五”工作重點。以下為報告全文: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的危害

  1.不僅含水量高,易腐爛,有強烈臭味,并且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蟲卵以及鉻、汞等重金屬和二惡英等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質。

  2.污泥未經穩定化處理隨意堆放,極易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人類身體健康。

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及問題

  1.污泥產量大

  2010年底,全國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832座,污水處理能力為1.25億立方米/天,產生含水量為80%的污泥3000萬噸。

  2.大部分污泥未經安全處理處置

  目前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只有10%左右通過堆肥技術處理處置后回用到土地、大約20%采用填埋、少量采用焚燒和建材利用等,其余大部分隨意外運、簡單填埋或堆放,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3.責任主體不明確,地方政府對技術路線把握不清晰

  部分地方政府沒有很好的履行污泥處理處置責任主體職責,未將污泥處理處置納入到地方主要污染物消減指標的考核體系,對當地污泥泥質、產量等缺乏基礎分析,技術路線不清,工程建設存在較大的任意性和盲目性。

  4、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標準不一致

  污泥處置后產品的應用的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從自身管理職能出發,制定政策、規范和標準等,但各標準之間存在著不一致,甚至相互沖突、限制,使污泥處理處置面臨政策和法律法規方面的障礙。

  5.污水源頭監管不嚴,排水許可制度落實不到位

  據住建部對300多個城市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城市未認真落實《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污水源頭監控不嚴,工業污水有毒有害物質未經妥善處理進入了城市管網系統。

  6、污泥處理處置配套政策不完善

  污泥處理處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技術、設備、監管和衍生品資源化利用等相關的保障、激勵和財稅等政策體系尚未形成 。

  7.污泥處理處置過程運營不規范

  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從儲存、運輸到處理處置過程都有待加強管理,規范運營。

  8. 污泥處理處置關鍵技術尚待突破。

  污泥處理處置關鍵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如污泥源頭減量技術和預處理技術有待開發;高效清潔好氧發酵技術需進一步優化;污泥協同處置二次污染物控制不力等。

  污泥能否得到有效的處理處置,已成為制約我國污水處理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

  第一章總則

  規劃建設的基本原則

  城鎮污水處理廠新建、改建和擴建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建設應執行“三同時”原則,即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

  應根據污泥特性選擇合理的污泥處置方式,污泥處理設施的工藝及建設標準必須滿足處置方式的要求。

  過程管理的基本原則

  工業廢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前必須按規定進行廠內預處理(源頭管理);

  污泥處理處置應根據污泥最終安全處置要求,采取必要的工藝技術措施,強化有毒有害物質的去除,并防止二次污染的產生。

  污泥處理處置運營單位應建立完善的檢測、記錄、存檔和報告制度,對處理處置后的污泥及其副產物的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和報告。

  第二章  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與方案選擇

  污泥處理處置的原則

  安全環保     污泥處理處置必須堅持的基本要求

  循環利用       污泥處理處置時應努力實現的重要目標

  節能降耗       污泥處理處置充分考慮的重要因素

  因地制宜       污泥處理處置方案比選決策的基本前提

  穩妥可靠       污泥處理處置貫穿始終的必需條件。

  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規劃建設的基本要求

  1.在一定的范圍內,污泥的穩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等處理處置設施宜相對集中設置,污泥處置方式可適當多樣。

  2.應合理確定并預測污泥的泥量與泥質,從而確定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規模與技術路線。

  3.應制定應急方案、階段性方案和永久性方案,并處理好三種方案的銜接,加快永久性方案的實施。

  技術路線與方案選擇

  污泥處置包括土地利用、焚燒及建材利用、填埋等方式。

  按照"處置決定處理,處理滿足處置,處置適當多樣,處理適當集約"的原則確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污泥處理處置路線。

  應首先調查本地區可利用土地的總體狀況,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結合污泥泥質以及厭氧消化、好氧發酵等處理技術,優先研究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

  當污泥不具備土地利用條件時,可考慮采用焚燒或建材利用的處置方式。

  當污泥采用焚燒方式時,應首先全面調查當地的垃圾焚燒、水泥、熱電等行業的窯爐狀況,優先利用上述窯爐資源對污泥進行協同焚燒,盡可能發揮綜合效益。

  當污泥泥質不適合土地利用,且當地不具備焚燒和建材利用條件,可采用填埋處置。

  典型污泥處理處置方案:

  ——厭氧消化后進行土地利用

  ——好氧發酵后進行土地利用

  ——工業窯爐協同焚燒(這是跟水泥行業最密切相關的方案)

  ——機械熱干化后進行焚燒

——石灰穩定后進行填埋(可以和水泥窯協同處置聯合運用)

——脫水污泥直接填埋

  第三章 污泥處理的單元技術

  第一節 濃縮脫水技術

  第二節 厭氧消化技術

  第三節 好氧發酵技術

  第四節 污泥熱干化技術

  第五節 石灰穩定技術

  第六節 其他技術

  第四章 污泥處置方式及相關技術

  第一節  污泥土地利用

  第二節污泥焚燒與協同處置技術

  第三節建材利用技術

  第四節污泥的填埋

  污泥協同焚燒處置

  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機物徹底分解,污泥得以徹底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燃燒后的殘渣成為水泥熟料的一部分,無殘渣飛灰產生,不需要對焚燒灰另行處置;回轉窯內堿性環境在一定程度內可抑制酸性氣體和重金屬排放;水泥生產過程余熱可用于干化濕污泥;回轉窯熱容量大、工作狀態穩定,污泥處理量大。

  熱電廠協同處置既可以利用熱電廠余熱作為干化熱源,又可以利用熱電廠已有的焚燒和尾氣處理設備,節省投資和運行成本。

  與生活垃圾混燒既可以利用垃圾焚燒廠的余熱作為干化熱源,又可以利用垃圾焚燒廠已有的焚燒和尾氣處理設備,節省投資和運行成本。

  污泥的建材利用

  污泥制陶粒污泥是一種粘土質資源,用來配料生產陶粒(用作輕骨料配制輕骨料混凝土),可在高溫焙燒過程中使污泥得以徹底穩定,并固化重金屬,充分利用污泥中的土質資源。在污泥制陶粒的生產過程中,應控制好預熱和焙燒兩個關鍵工序。

  住建部”十二五”污泥工作目標

  初步形成技術路線成熟、標準體系完善、源頭控制有力、政策配套、監管到位的污泥處理處置工作體系 。到2015年底,36個重點城市的污泥處理處置率達到80%,其他設市城市達到70%,縣城及重點鎮達到30%,使得全國規劃范圍內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規模達到500萬噸(干泥)/年 。

  住建部”十二五”污泥處理處置工作路線

  依據《技術政策》和《技術指南》,指導各地通過分析當地泥質特征、土地資源狀況、經濟水平等,科學選擇技術路線。技術路線的選擇堅持污泥土地利用為主,協同焚燒(水泥窯、熱電廠、垃圾)或建材利用、污泥填埋等處置方式為輔。

  污泥用于土地利用。污泥中有機質含量較高且重金屬等含量滿足有關使用標準的,鼓勵將污泥經厭氧消化或好氧發酵處理后進行土地利用。厭氧消化/好氧發酵設施既可在污水處理廠內增設,也可集中建設。經處理處置后可用于園林綠化、鹽堿地、沙化地和廢棄礦場的改良用土等。

  污泥協同焚燒或建材利用。在土地資源緊缺、人口密度高、經濟條件允許的地區,支持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城鎮污泥經干化后進行協同焚燒(水泥窯、熱電廠、垃圾)或建材利用處置。

  污泥填埋。其只能作為污泥處理處置的階段性、應急處置方案。

  住建部 “十二五” 污泥處理處置工作重點

  一、完善補償機制

  建立多元化投資和運營機制,鼓勵通過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制定包含污泥處理處置運行成本的污水收費政策,合理調整污水處理廠運營費用,通過提高污水處理費標準或加大財政投入等措施,落實污泥處理處置費用,保障設施的正常運行。

  二、落實扶持政策

  稅收方面:制定污泥處置所得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制定運營單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完善污泥處理設備購置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用地方面:污泥處理處置項目用地采用行政劃撥。

  用電方面:采用大工業用電價格,在峰谷時段不上浮,低谷時段按基價下浮30-60%。

  產品推廣方面:配合各地方政府制定支持污泥厭氧或好氧發酵產品的園林綠化等土地利用政策,強制要求市政工程和園林綠化工程優先采用合格的污泥衍生產品。

  三、全面落實污泥處理處置工作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的責任主體。

  制定完善的污泥應急處置措施-在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前,應對污泥采取適當的應急處置措施。

  建立健全污泥處理標準體系框架-解決現行標準之間不協調的問題。

  建立健全污泥處理處置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全過程監管制度,保障污泥在運輸、處理處置及進入市場過程中的規范化運營。同時要求污泥處理處置過程中泥質、泥量、設備運行狀況及運行成本等數據應上傳至"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管理信息系統"。

  四、加強示范引導,加快設施建設進度

  進行污泥經厭氧消化/好氧發酵后土地利用、污泥協同焚燒示范工程的篩選及建設。依據示范工程建設及運行經驗,加快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完成36個重點城市、其他設市城市、重點縣城及小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規劃建設目標。

  五、加快技術攻關力度,促進產業發展

  依托《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進一步加強污泥處理處置基礎性技術研究,重點突破污泥處理處置關鍵技術研究,鼓勵地方采用低能耗、低投資的技術處理城鎮污泥。重點支持污泥處理處置成套裝備和關鍵設備及產品的研發、推廣及應用,努力實現污泥處理處置裝備國產化。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jss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熱門推薦

閱讀榜

2025-04-07 16:49: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曲麻莱县| 晋城| 广元市| 平湖市| 左云县| 南澳县| 毕节市| 庆城县| 蛟河市| 军事| 刚察县| 合阳县| 威海市| 江都市| 昌图县| 江永县| 中西区| 巴塘县| 晋江市| 新巴尔虎右旗| 昌图县| 古浪县| 马尔康县| 常德市| 桦南县| 紫阳县| 通城县| 托克托县| 宕昌县| 朝阳县| 资兴市| 凤城市| 陆丰市| 临夏市| 依安县| 独山县| 宿迁市| 云阳县| 偏关县|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