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通過能耗、環保、安全等標準引導低效產能退出
綠色低碳轉型,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水泥行業該如何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近日中國水泥網就該問題咨詢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建。
李建表示,可以從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調整、高質量推進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提升污碳協同管控智能化水平、統籌推進減污降碳技術應用及標準體系建設等多方面共同持續推動水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一是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加大對過剩產能控制力度,堅決遏制違規新增產能,新改擴建水泥項目按超低排放水平建設,通過綜合手段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發揮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物耗、水耗等標準作用,引導能耗高、排放強度大的低效產能有序退出,有條件的區域可制定限制類產能退出計劃。
二是高質量推進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企業作為超低改造的主體,要合理選擇改造技術路線,嚴把工程質量,加強運行管理,強化運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要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要求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力求做到企業領導真重視、資金真投入、實施真工程、減排真提升,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改造任務,實現治理設施長期連續穩定運行;地方要發揮政府作用,形成有效激勵和約束,加強技術支撐和差異化環保管理,營造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三是提升污碳協同管控智能化水平。企業可基于“源頭-過程-末端“建設全流程污碳協同控制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通過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等方面污碳協同精準管控。
四是統籌推進減污降碳技術應用及標準體系建設。企業可優先采用源頭削減、過程控制、原燃料替代等技術,實現減污降碳協同。例如,使用低阻旋風預熱器、高效燒成、高效篦冷機、高效節能粉磨等節能技術裝備;在保障水泥產品質量前提下,提高廢渣資源替代石灰石比重,提高礦渣、粉煤灰工業廢物摻加比例,降低熟料系數,提高水泥減量化使用水平,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等替代煤炭等。此外,相關部門及研究機構也要加強水泥行業減污降碳技術支撐,開展水泥行業減污降碳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構建“源頭防控—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碳污智慧調控“全流程減污降碳技術庫和多目標約束下的評估技術體系,為企業超低改造提出可行技術路徑,同時也要加強水泥行業污碳深度共治標準體系建設,制定相關技術規范或指南,規范企業改造。
計算熟料生產過程排放量、燃料燃燒排放量、碳總排量&碳強度等相關數據,訪問更多的水泥行業碳排放政策和數據請查看:水泥行業碳排放算力中心
水泥行業即將納入碳交易市場,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10月24-25日在蕪湖海螺國際大酒店舉辦“2024中國水泥雙碳大會暨第十二屆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此次大會將聚焦水泥行業低碳發展與綠色升級的核心議題,探討能效提升與節能降碳技術的應用,以及水泥行業如何利用碳交易機制,促進自身低碳轉型。會上,李建將圍繞“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政策解讀及注意事項”帶來精彩報告,敬請期待。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