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要林:創新工匠,點亮建材智能轉型之路
「 創新是一條艱辛之路, 沒有現成的經驗借鑒, 沒有既定的方向可循, 走起來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多年來 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潤建材科技”) 智能與數字化領域專家胡要林 始終深耕于 技術的創新突破與難題攻克 終于成功打造出 提質降耗的“全流程先進控制系統” 胡要林? 1986年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專家型技能人才,現任華潤建材科技潤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副總監,曾獲貴港工匠、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廣西工匠等榮譽稱號。 微光可成炬,星火能燎原。今年初,由深圳市財貿金融工會命名的2023年產業工會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胡要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在華潤建材科技深圳總部正式掛牌。 胡要林勞模創新工作室掛牌儀式 如今,胡要林正在將“創新靈魂”與“工匠精神”傳遞給新一代的青年才俊,攜手共同點亮建材行業的“創新燈塔”。 01 創新信念 遇光而生 當心靈的角落里孕育著創新的微光,必將在命運的轉折點璀璨綻放。 2008年的金秋,胡要林以一名應屆畢業生的身份進入華潤建材科技的前身——華潤水泥,肩負起分散控制系統(DCS)技術員的職責。憑借著對技術的熱忱,他不僅白日緊隨師長步伐,實踐操作技藝,夜晚更是燈火不息,深耕電氣自動化與計算機技術的理論沃土,通過自我研習不斷鞏固與拓寬知識疆域,迅速地將崗位職責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華潤建材科技有著很濃厚的創新文化,不斷通過培訓賦能、完善機制等方式,為我們營造出濃厚的創新氛圍。”創新的火種,始于胡要林參與公司開展的“精益黃帶培訓”項目旁聽。這一契機下,精益思想如一股清流,沖刷著他審視生產難題的視角。他聯想到,水泥制造業作為流程工業的典型代表,普遍依賴“四班三倒”的人工操作模式維持生產線晝夜不息的運轉。這背后,是操作員如中樞神經般緊繃的責任重擔,長此以往,不僅個人健康堪憂,生產效率與安全性亦面臨潛在威脅。 那么,如何以自動化取代人工,在降低操作員勞動強度的同時實現提質增效降耗呢? 我認為, 智能化生產的目的是做到人機協同, 從而更大地發揮出人的價值, 讓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胡要林說 操作員之于水泥工廠, 猶如大腦之于身軀。 一個熟練的操作員 需經年累月方能錘煉而成, 而智能化算法 則能迅速達到優秀操作員的水平, 并可無限復制。 人機協同不僅能提速增效, 更使操作員能夠聚焦更高價值的任務 ——在生產現場偶遇斷料、堵料 或設備故障跳停之際, 他們能即刻介入,實施應急操作, 甚至能打破地域界限, 實現多生產線的同時監控與管理。 胡要林說 懷抱這份開創性的構想,胡要林踏上了一條探索與革新的征途。 胡要林在工作中時刻保持專注 02 逐光前行 攻堅克難 路雖遠,行則必至。胡要林踏上自主研發的創新征程時,便深知前路漫漫、挑戰重重。然而,他仍堅持不懈地追逐創新之光,因為他清晰地認識到:行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數字化與智能化的“雙輪驅動”。 在深入參與水泥行業全流程智能制造項目的過程中,胡要林愈發體會到自主技術掌控的核心價值所在:“數字化轉型于水泥業而言,關鍵在于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握。成本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智能制造是一個需要動態優化實現螺旋上升的過程,對外部太過依賴,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將難以維系技術的持續優化與迭代更新。因此,自主研發是我們不可動搖的選擇。” 秉持這份信念,胡要林一邊在項目中汲取西門子專家的寶貴經驗,一邊自我鞭策,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力求技術創新。 創新是信仰,是動力,更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2019年,為加速公司智能化轉型發展,胡要林以項目顧問身份前往廣西田陽配合公司新項目的建設工作。“當時我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而彼時,他家中一雙幼兒尚未及兩歲。 初期,我幾乎是‘光桿司令’, 心中不乏忐忑,資源也極為有限。 幸得公司高層給予我充分信任與支持, 鼓勵我勇于探索、大膽創新。 胡要林說 2020年,胡要林在公司的支持下,組建了一支8人研發團隊,專注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術改革,圍繞綜合模型預測控制算法,以先進技術結合精益理念,成功打造提效降耗的“全流程先進控制系統”。 這一成果在水泥各基地的廣泛應用,為企業的智能制造奠定了堅實基石,同時也為水泥行業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胡要林憑借其卓越成就與精湛技術,榮獲貴港工匠、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廣西工匠、華潤集團優秀員工等榮譽稱號。 胡要林帶領團隊攻關技術難題 03 工匠精神 點亮燈塔 歷經十五載春秋,胡要林從一名基層技術員,成長為企業創新轉型的中堅力量。正如江河中沉潛蓄力的潛流,一旦匯聚成勢,便能破土而出,向著光明迸發出蓬勃的生命能量。 “當年,我們沖鋒在前‘打天下’的領導們曾經描繪過這樣一個圖景:礦石依據三維建模開采,無人駕駛礦車配送,人工智能操控設備,機器人自動檢測產品,專家遠程監控設備,客戶可以自助線上下單、無人裝車……如今,這些幻想中的圖景已變為現實。” 胡要林在工作中時刻保持專注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的制勝法寶。去年12月,華潤建材科技旗下田陽水泥成功申報全球建材行業的第一家燈塔工廠,站在了建材行業智能制造的世界巔峰。 在探索創新的征途中,胡要林不僅“遇見光、追逐光、成為光”,更愿去“點亮光”,他所在的團隊便是引領方向的燈塔“點燈人”。 歷經蛻變,胡要林從一名初涉創新領域的探索者,穩步成長為推動研發團隊破浪前行的領航者。談到未來的發展藍圖,胡要林表示,未來將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帶領團隊積極創新、攻堅克難,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建材領域,助力華潤建材科技提質增效降本。 “公司濃厚的創新文化為我提供了強大的助力。這里有豐富的培訓、激烈的創新競賽,以及與之配套的獎勵與晉升機制,構建了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我對此倍感珍惜,每次培訓后都會精心制作思維導圖,確保所學知識能有效轉化為實際項目的推動力。”回顧個人發展歷程,胡要林表示,正是華潤建材科技的創新文化土壤,滋養了他的個人成長之路。 我認為技術人員也要有工匠精神。 時代在進步, 工匠不再專指傳統的手藝人, 程序員、技術人員也是工匠。 胡要林說 胡要林用自己的創新歷程 為工匠精神做出了生動詮釋 工匠精神要有專注的態度 不能淺嘗輒止 要精益求精,不能滿足于現狀 要有敬業精神 愿意付出精力和熱情去研究 要有創新精神,不斷追求改變和突破 以求變謀變勇闖創新“新征程”
原標題:新形象 新征程 | 從技術員到創新領航者,他用初心生動詮釋工匠精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