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廣連高速 逛秀美清遠
看精彩文藝表演、淘精巧非遺產品、品地方特色美食……9月24日,中交廣連高速公路助力“百千萬工程”農旅集市開市暨媒體開放日活動在廣連高速公路黎溪管理中心成功舉行。
活動在特色非遺文化表演中拉開序幕,茶藝表演《灣區飄出英德紅》展示了茶道的美學,傳遞了英德紅茶茶文化的精神內涵;瑤族舞蹈《長鼓歡歌》全面展示了瑤族文化的獨特風情和傳統藝術;“三句半”《高速同行 “鄉”約振興》以朗朗上口的形式,生動展現了清遠農文旅的資源稟賦以及廣連高速助力鄉村振興的成效。
本次活動將高速、農業、文化、旅游融合,深入挖掘廣連高速公路沿線的資源,全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展現沿線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用農業、文化、旅游的交融與碰撞,帶來更廣闊的視野、更多元的聲音,讓公眾近距離感受廣連高速公路之美。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清遠市農業農村局、清遠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清遠市供銷合作社、中交廣連高速公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海油廣東銷售有限公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媒體等出席活動。
在廣連高速公路水邊服務區設立的農旅集市更是熱鬧非凡,各具特色的攤位上擺放的貨品琳瑯滿目,英德紅茶、麻竹筍、清遠雞、絲苗米、連州菜心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吸引了不少司乘人員駐足、購買。
參與農旅集市的20余家商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為他們搭建了展示和銷售農產品的優質平臺,也讓他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商機與希望。“廣連高速公路這個農旅集市規模很大,我們在家門口就能銷售產品,來這里擺攤,我們的哈密瓜、西瓜、地瓜干都賣得很好!”來自連樟村的攤主周小姐笑著說道。
今天自駕從廣州前往湖南的陳先生表示,雖然經常從廣連高速公路上經過清遠,但對當地的特色不怎么了解,路上經過收費門架看到宣傳特意前來水邊服務區,在集市里品嘗了不少當地美味的特產。“我特別喜歡麻竹筍加英德紅茶的搭配,嘗一口筍,喝一杯茶,非常美味。”
高速公路,作為現代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更是連接城市與鄉村、喧囂與恬靜的橋梁。廣連高速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的第一射線。項目全長237公里,起于廣州花都區,終于清遠市連州市大路邊鎮粵湘界,跨越粵湘兩省19個鄉鎮。
清遠市農業品牌推進會秘書長陳曉懿介紹,廣連高速公路沿線跨越清遠16個鄉鎮,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民心路、致富路,極大便利了清遠人民的出行,使清遠優質的農副產品能更快速地運輸到大灣區各大城市,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如連州菜心早上采摘中午就能送到廣州市民的餐桌上,不僅新鮮可口,菜農也節省了一大筆冷藏費用。”
廣連高速公路沿線的水邊鎮因古圩地處龍郁水河畔,民居依河畔而建,因而得“水邊”之名。該鎮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山青水秀,植被保持完好,是鄉村旅游的好去處。“以前我們這里交通不便,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現在廣連高速公路通車了,鄉村旅游迎來了發展機遇,大家紛紛回來創業,發展農家樂或民宿,村里又充滿了人氣。”水邊鎮村民胡先生說道,如今鎮區距廣連高速水邊收費站僅6公里,十分方便珠三角地區游客自駕游。
中交廣連高速公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何利軍表示,“廣連高速公路是連接廣東大灣區與內陸地區的新通道,我們充分發揮好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走深走實。”
活動當天還舉行了媒體開放日活動,20余家中央及地方媒體沿廣連高速公路脈絡深入,捕捉沿線文化風光的精髓與鄉村的變化。此外,參與人員還一同走進廣連高速公路監控中心,詳細了解了建設運營管理情況以及在助力鄉村振興、綠美廣東、百千萬工程等方面的工作情況。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曾瑞雄表示,一直以來,中交四航局深度參與了清遠的鄉鎮建設、產業發展規劃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未來,廣連高速將繼續深挖沿線文化內核,打造特色品牌,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農業、文化、旅游領域的應用。
廣連高速公路的開通對于清遠具有重要意義。項目通車后,清遠連州至廣州的車程由3.5小時縮短至約2小時,助力粵北地區入珠融灣的進程,為當地農產品拓寬銷路。據悉,2023年,清遠雞、英德紅茶、連州菜心、絲苗米、麻竹筍五大農業產業綜合產值達302億元,增長超30%。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