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 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川發改項目〔2024〕476號)
- 索?引?號?: 082824954-2024-000012
- 公文種類:
通知 - 發布機構: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成文日期: 2024-09-23
- 發布日期: 2024-09-25
- 文??號: 川發改項目〔2024〕476號
- 有?效?性?: 有效
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 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川發改項目〔2024〕476號)
各市(州)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局、林草主管部門:
《關于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 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的若干意見》已經省政府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
??????????????????????? ??????????2024年9月19日
關于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的若干意見
為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現就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落實抓高質量項目、高質量抓項目要求,進一步樹牢“項目為王”理念,牢牢把握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等政策機遇,緊扣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結合,持續優化審批服務,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推動優勢資源要素加速向重點項目集聚,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投資、以高質量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政策舉措
(一)強化前期工作激勵。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用于項目相關研究和專題論證,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開展環境、節能等咨詢評估等前期工作。統籌工業發展資金,支持省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開展技術改造綜合服務、設備更新診斷等。(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經濟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進一步簡化投資項目審批。建立建設用地報件聯合審查機制,由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將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水利、林草、能源等部門接入用地審批系統,審查時間原則上不超過7個工作日。壓縮施工許可辦理時限,將消防、人防、雷電防護裝置等專項設計技術審查并入施工圖聯合審查,將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備案、安全施工措施備案與施工許可合并辦理。實行審批制管理的省級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審批時間壓縮至7個工作日,承諾制實行即來即辦、現場辦結;審批權限在省級的涉河建設項目,取消市(州)初審要求。不再對建設項目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申請總面積超出用地預審總面積10%以上的或范圍重合度低于80%的重新預審。生態保護紅線內不造成生態功能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報批的,有關部門(單位)不得擅自將省政府出具的有關認定意見作為辦理審批許可等手續的前置條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省林草局、省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全力做好向上資金爭取。搶抓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重大機遇,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和申報工作。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省重大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級相關部門。逗號前為牽頭部門,下同)
(四)加大項目融資支持力度。依托省投資項目管理服務平臺,推動搭建項目“金融超市”,實現融資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引導“險資入川”、引進境外低成本資金支持省重大項目建設。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省重大項目信貸支持力度,對年度貸款增量排名前三的金融機構給予通報表揚。(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四川省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用地服務保障。自然資源會同發展改革、交通、水利等省級部門,每季度編制重大項目用地清單,予以重點保障。建立省建設用地協調機制,定期推動解決重大項目用地事宜,對市(州)和國有大型企業建設用地保障工作情況納入省項目投資掛牌督辦工作通報。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申報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和省政府重大項目用地清單。對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的項目,以及省重點項目名單中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單獨選址項目,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其他項目用地由市(州)統籌保障,計劃指標不足的,年底由自然資源廳統籌調劑支持。需報國務院批準用地的國家重大項目、列入《國家公路網規劃》工程的改擴建項目以及省級能源、交通、水利建設項目中,控制工期的單體工程和因工期緊或受季節影響急需動工建設的其他工程可申請辦理先行用地。省級以上重大建設項目確因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可在省域內進行調劑落實補充耕地。(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能源局)
(六)提升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對各地通過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獲取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全額返還地方用于保障各類項目用地。推進工業用地采取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后讓、長期租賃等方式供應,支持工業企業選擇適宜的用地方式,出讓價格(租金)標底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年期修正確定。持續開展“畝均論英雄”園區評價,對園區評價排名連續3年位于同類開發區前10%的,給予所在縣(市、區)指標獎勵。支持省重點項目建設單位以銀行保函方式預存土地(耕地)復墾費。(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廳、經濟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強化林草要素保障。實行省重點項目用林草“容缺+承諾”辦理,省重點項目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中能源、交通、水利項目使用林地定額指標應保盡保。需要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公路、鐵路、油氣管線、水利水電等建設項目中的橋梁、隧道、圍堰、導流(渠)洞、進場道路和輸電設施等控制性單體工程和配套工程,根據前期工作批文,由省級林草主管部門辦理先行使用林草地審核手續。油氣勘探項目臨時使用林草地需要延期的,可憑自然資源部探礦證延期《申請材料接收回執單》實行承諾補缺延期。對已列入電力發展規劃的電網項目,探索將第三方評審機構出具并經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確認的初步設計評審意見作為涉林、涉草事項審批依據,提前啟動行政許可辦理程序;初步設計取得正式批復后,若與初步評審意見不一致,項目業主應在60日內,辦理涉林草行政許可變更手續。省級及以上重點電網項目中的變電站(換流站)作為控制性單體工程,允許變電站和輸電線路分開單獨申報林草地使用手續。(責任單位:省林草局,省能源局)
(八)優化自然保護地準入辦理。涉及自然保護地的國省重點項目,在項目業主單位承諾“取得自然保護地準入手續前不開工建設”的前提下,使用林、草地行政許可與自然保護地準入手續可并行辦理。國省重點線性工程項目無法避讓自然保護地且確需建設的,經論證對自然生態系統、自然景觀、自然遺跡和生物多樣性負面影響較小,可依法依規申請調整相應自然保護地功能區。(責任單位:省林草局)
(九)加強砂石料保障利用。經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線性工程等建設項目,應按照節約集約原則動用砂石,在自然資源部門批準的建設項目用地(不含臨時用地)范圍內,因工程施工產生的砂石料可直接用于該工程建設,不辦理采礦許可證。上述自用仍有剩余的砂石料,由所在地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處置。需新設砂石土采礦權的,采礦權出讓計劃不受年度上報時間限制,各市(州)可隨時上報出讓計劃。針對省重點項目,在特定國土空間范圍內,涉及同一使用權人需整體使用多門類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鼓勵探索采礦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組合供應方式。(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廳)
(十)優化項目環評管理。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引導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合理布局。優化調整項目環評審批權限,制定進一步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不斷提升環評服務保障重大項目效能。分層分類建立重點項目環評服務保障臺賬,實行專人負責、調度保障、跟蹤服務。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重大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機制,推動環評與排污許可協同,開展抽水蓄能電站、高速公路等行業領域“清單式”便捷服務,采取環評預審提前介入、環評提示函重點督辦等舉措提升環評審批質效。(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廳)
(十一)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支持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評、排污許可、執法監管環境管理制度聯動試點,選取市(州)有序推進環評管理分類和環評文件標準化編制、智能化輔助審批試點,探索開展園區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一體化推進”。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在建的省重點項目,除土石方作業、建筑拆除、噴涂粉刷、護坡噴漿、混凝土攪拌、石材切割以及渣土運輸外,其他可正常施工。(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廳)
(十二)統籌優化用能配置。國家和我省重點布局地區建設的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項目,提前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降低目標的市(州)建設的單位能效達到先進水平的項目,以及單位產品能效達到先進水平的省重點項目,節能審查時能耗替代量由省級統籌支持。(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十三)持續優化電力供應。依據用電報裝申請,全面梳理省重點項目中涉及接電服務的項目清單,主動對接用電需求,開辟辦電綠色通道,精簡用電業務辦理流程,確保快辦電、早送電。(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十四)加強協調調度。落實省重大項目分級協調機制、省項目投資掛牌督辦通報工作機制和“面對面辦公”工作機制,發展改革部門要強化統籌協調,主動牽頭解決跨區域、跨部門困難問題,行業主管部門要強化業務指導和審批服務,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問題,限時提速辦結。(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等省級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強化技術支撐。依托省投資項目管理服務平臺、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等,推動建立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的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平臺,健全“線上+線下”分級協調服務機制,實現困難問題“主動預警—高效排查—協同處置—循環跟蹤”管理閉環,有效提升重大項目服務保障能力。(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級相關部門)
(十六)營造良好環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年度重點任務清單,在破解審批堵點、提升政務服務等方面精準發力。強化政策宣傳解讀,持續增強企業擴投資、上項目的信心和決心。推動競爭性行業向民營企業開放,常態化發布民間投資項目清單,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不斷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級相關部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鏈接:
我省出臺31項舉措 保障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
zcjdu 我省出臺31項舉措 保障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