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初見成效
央行最新數據表明,5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本外幣并表余額為18.25萬億元,同比增長19%,比上月末降低了1.4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新增貸款1,342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404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7.06萬億元,增長18.6%,增幅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1個百分點。
工業增長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貨幣供應量和各項貸款的增長速度減緩,這些宏觀經濟數據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近期加息預期減弱。
宏觀數據表明我國所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已經顯現積極效果,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某些行業過熱的勢頭正得到有效遏制,同時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速出現明顯回落走勢,貨幣供應的放緩,結果必然是物價上漲的放緩。這表明目前經濟運行開始向良性化發展,緊縮政策有望告一段落,因而近期加息預期將明顯減弱。
其次,相關上市公司成長性和業績可能受到沖擊。
增速回落的主要行業分別是:粗鋼和鋼材分別增長13.3%和14%,均比一季度增速下滑約50%;水泥增長17.1%,比一季度增速下滑約28%,這些降溫最快的是原材料行業。由此可以推測,與這些行業相關的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和業績可能受到沖擊。另外,對于銀行業,貸款增速出現明顯回落,限貸政策給銀行業自身將帶來較大負面影響。對于仍以存貸利差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內商業銀行,限制其貸款數額,即意味著限制其利潤增長。
再次,電子、交通運輸設備制造行業凸顯投資價值。
電子、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等行業是推動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的主要力量。5月份,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907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18.9%;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403億元,增長16%。其中,有7個大類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都在5%以上。而電子通信行業的貢獻率最高,達14.5%,拉動工業增長2.5個百分點;其次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和黑色冶金業,貢獻率分別為8.6%和6.9%,分別拉動工業增長1.5和1.2個百分點。可見電子、交通運輸設備制造行業發展強勁。
另外,宏觀調控效果應謹慎樂觀。
這些宏觀數據,只能表明宏觀調控出現了見效的跡象。但中國的經濟、金融運行狀況是否得到根本好轉,還要進一步看投資和物價水平的狀況。因此要說我國的經濟過熱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為時尚早。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