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網獨家:水泥行業納入碳市場方案基本成型,行業有何影響?企業如何應對?
2024年9月9日,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函件包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以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明確說明水泥行業碳排放配額從2024年開始,2025年進行核查履約。
9月14日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水泥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 水泥行業》兩個文件,明確核算、核查規則等技術細節,至此,水泥行業2024年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方案基本成型,但最核心的規定2024年噸熟料二氧化碳的免費額度值,未確定發布時間。
本次水泥行業碳排放計算規則主要改變有以下幾條:
1、采用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數量與熟料產量(產出)掛鉤,不設置配額總量上限。
2、企業層級的排放量僅報告不核查。碳排放核算還是分為熟料生產邊界和企業層級核算邊界,但是目前僅對熟料生產邊界數據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企業邊界排放只統計上報暫不考核。
3、水泥企業用電、用熱力計算出來的間接碳排放量,不再計算入內。
4、水泥企業年度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達到 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意味著獨立的水泥粉磨企業不被包含在內。
5、水泥過程排放中的碳酸鹽分解排放量計算規則發生重大變革,以前是根據熟料和原材料中氧化鈣、氧化鎂化學分析的含量進行計算,新修改是按照硅酸鹽熟料過程排放因子0.535tCO2/t計算,然后再減去替代原料量排放量,文件規定了8大類30種常用非碳酸鹽替代原料的扣減系數,企業根據使用噸數,即可計算出扣減量。
6、替代燃料燃燒排放不核算,僅報告消耗量,鼓勵企業使用替代燃料。
7、精簡關鍵參數,并給出關鍵參數獲取規則。核算和核查指南對數據質量要求更加嚴格,讓大家只做選擇、填空題,給出了詳細的缺省值,盤庫方法,扣減系數,規定很細,大家需要嚴格遵守規則。
8、水泥行業碳排放分兩個階段實施,近三年相對寬松。水泥行業碳排放分為啟動實施階段(2024—2026 年)、深化完善階段(2027 年—),2024 年作為水泥、鋼鐵、電解 鋁行業首個管控年度,2025 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啟動實施階段以夯實碳排放管理基礎、推動企業熟悉市場規則為主要目標,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監管, 提升各類主體參與能力和管理水平,單個企業的配額盈余與缺口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縮小企業間配額“貧富差距”。到2027年深化階段才會更加嚴格控制指標。
9、國家建立了統一的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并且數據相互打通,要求企業每個月上傳詳細的報表數據,并且后期會持續升級能自動獲取的數據盡量自動獲取,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10、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煙氣二氧化碳排放自動監測技術的應用,試運行煙氣二氧化碳排放自動監測設備,保障設備穩定運行,比對分析自動監測數據與核算數據差異,試運行期間以核算數據為準。未來有可能采用自動監測數據履約。
文件體現了國家對建材(水泥)行業產業政策的導向,鼓勵使用替代原料、替代燃料,并且可控因素中替代原料、熟料煤耗對碳排放的值影響較大,促使企業想辦法使用固廢等工業廢渣,實現資源綜合利用,降低煤耗,節約能源。
水泥行業主要影響如下:
1、采用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數量與產品產量(產出)掛鉤,不設置配額總量上限。不設定配額總量,且“啟動實施階段,單個企業的配額盈余與缺口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對目前的水泥行業嚴重過剩的現狀來說,不利于快速的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沒有出臺之前,部分人員希望制定嚴格的碳排放標準,總量和單耗雙從嚴控制,從而快速的淘汰部分產能,扭轉目前全行業利潤急劇下滑的現狀,目前看該政策對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2、水泥行業替代燃料使用量近幾年會大幅度的提升。替代燃料碳排放不計算再內,本身目前煤價較貴,使用替代燃料能節約用煤的成本,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碳排放落地后將引導水泥行業大力使用替代燃料,推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3、因硫(鐵)鋁酸鹽水泥熟料、鋁酸鹽水泥熟料(有過程排放)碳排放因子都較低,說明國家在鼓勵特種熟料、特種水泥的生產和使用,利好特種水泥(熟料)行業。
4、水泥行業用電的間接排放不在計算入內,雖然這部分的總量較少,但是也是鼓勵企業進行節電改造,部分合同能源管理的節電項目,在收益計算時,已經考慮到減碳的直接經濟效益,對這類項目多少會有點影響,但是節電是切實的減少用電的資金支出,也是企業節電改造最大的驅動力。
5、對目前通用硅酸鹽熟料中的低碳熟料推廣會有一定的影響。因計算方式的修改,目前正在大力推廣的通用硅酸鹽低碳熟料,或者叫低鈣熟料、高貝利特熟料等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熟料,也統一按照0.535tCO2/t過程排放因子計算,會對推廣造成一定的影響。
那么針對具體的水泥企業個體應該怎么做?建議如下:
1、組織人員學習,理解吃透標準。多參加地方環保局、水泥網等機構組織的碳排放培訓會議,學習規定和指南內容,學習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等平臺的使用操作規則,大型企業建議同步培養多名相關的人員。及時了解碳價信息,合理時間買賣自己的碳資產,產生正的收益。
2、加大替代燃料的使用量。指南規定替代燃料的碳排放不計算在內,使用替代燃料能節約原煤使用量,間接減少總的計算出來的碳排放量。建議企業替代燃料項目走流程向政府報批,未來如果采用實測值,需要對替代燃料使用量和危廢的使用量進行扣減計算,到時候肯定要各種證據支撐。
3、加大替代原料使用量。摸排企業周邊各種廢渣資源,及時調整配料方案,盡量使用扣減目錄內的替代原料,并且按照規定準備合同、化驗、過磅等證明材料。同時注意,指南中替代原料目錄和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并不是都一致,需要企業平衡把握,有時候需要做出取舍。
4、使用高熱值煤。最新的核算規則規定:對進廠煤的化驗應由通過CMA認定或CNAS認可、具備收到基低位發熱量檢測能力的檢測機構/實驗室出具,且檢測報告應蓋有CMA資質認定標志或CNAS認可標識章。目前基本沒有水泥企業化驗室通過CMA認定或CNAS認可,代表著無法使用企業化驗的值,只能使用核算報告規定的缺省值,這就意味著使用的煤炭熱值越高,使用的總的用煤量越少,最終計算出來的碳排放量越低,并且使用高熱值煤,對窯系統的產質量都有較大的益處。按照5000噸熟料線,年產155萬噸熟料,標準煤耗100大卡,使用5000大卡和6000大卡的原煤,經計算碳排放量相差為7.93萬噸。
5、對企業的熟料煤耗進行對標。通過熱工標定等手段找到企業煤耗高的原因,進行相應的改造,盡可能使自己企業噸熟料標準煤耗低于100kg,達到行業的先進值水平,不管是從降低煤炭成本和降低碳排放量來說都是必須要做的。
6、做好企業熟料產量盤存工作,建議采用自動化盤存等技術方式。特別是針對全能工廠,熟料從熟料庫直接去水泥磨使用,有時候因錯峰生產還在堆棚內庫存大量的熟料,由于熟料很難整齊堆放,造成盤存困難,指南也規定了詳細的熟料庫盤存方法。
7、盡早安裝煙氣二氧化碳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根據文件要求,建議企業安裝該設備,后期有可能采用直接監測數據核算,企業早點安裝該設備,從而對比自己企業的實測數據和計算數據的偏差,提前應對。
8、建設“雙碳”數字化平臺,或者在能源管理系統上進行升級,建設“雙碳”、能碳數字化平臺,建設數字化工廠,能實時知道自己企業的碳排放數據。
9、雖然水泥產品沒有納入碳排放管理,但是也建議企業多關注低碳水泥、地聚物水泥、全固廢膠凝材料等低碳膠凝材料技術進展,結合周邊資源情況,盡早了解和切入該領域。低碳膠凝材料能做到真正的低碳生產,并且節約能源,節約資源,同時利用大量的固廢降低生產成本,未來低碳膠凝材料雖然不能全部代替普通水泥,但是其市場占比肯定會增加。
10、關注CCUS技術進展。目前水泥行業建成和在建多條CCUS示范線,但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還比較高,沒有大面積的推廣應用,隨著碳排放指標收緊,技術的進步,個人預計到2050年水泥行業30%以上熟料線配套建設CCUS。
綜述:水泥行業已經明確2024年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水泥企業需要全面的、準確的理解相關規定、指南內容,針對企業自身實際情況,趨利避害,刀刃向內,苦練內功,不斷的降低自己噸熟料的碳排放量,降低熟料的生產成本,在目前行業大勢下跑贏同行,使自己的企業更好的存活和發展。
計算熟料生產過程排放量、燃料燃燒排放量、耗電&耗熱排放量、碳總排量&碳強度等相關數據,訪問更多的水泥行業碳排放政策和數據請查看:水泥行業碳排放算力中心
水泥行業即將納入碳交易市場,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10月24-25日在蕪湖海螺國際大酒店舉辦“2024中國水泥雙碳大會暨第十二屆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此次大會將聚焦水泥行業低碳發展與綠色升級的核心議題,探討能效提升與節能降碳技術的應用,以及水泥行業如何利用碳交易機制,促進自身低碳轉型。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