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水泥百家”之水泥工藝、中控操作培訓三天連臺
齊靈水教授暢談水泥生產工藝和中控操作
生料制備、熟料煅燒和水泥制成等一系列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對于老水泥人來說信手拈來,然而,作為新涉足水泥行業的河南鞏義永安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永安水泥),多數員工尚未對此作深入了解,因此,原南京院調試專家、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齊靈水關于水泥工藝及水泥中控操作的課程顯得尤為及時和重要。此次中國水泥網特別安排10月26-28日三天由齊教授集中講解的初衷也源于此。
三天的培訓中,齊教授主要講解了工藝布置,設備的開停順序,工藝常見事故案例分析及水泥中控操作及常見問題處理,由于齊靈水教授本身就是燒成系統出身,實際工作經驗加上多年來的理論研究,令學員們收獲不少。
“現實中盲人有盲道,而我們的操作中卻沒有盲道可循,因此,需要準確的儀表來呈現生產中的各種指標”,齊教授開課即強調儀表準確的重要性。要保證水泥質量,首先就要保證水泥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儀表的準確性,它們的性能、參數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水泥性能,也是穩定水泥生產的關鍵。
那么,在準確儀表的配合下,我們該如何穩定窯的操作?齊教授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控制:首先,穩定入窯生料成分的波動。一般要求入窯生料CaO標準偏差<0.2%,達到這樣的要求,基本對窯的影響較小;其次是風、煤、料的配合。風、煤、料的合理配合是燒成系統操作的主要措施,從而達到降低熱耗、降低電耗、提高產量、提高質量的目標;第三,控制煤的波動。其中選用質量好的煤粉秤,采用預均化等技術均可穩定煤的波動;另外,還應控制有害成分,窯頭燃燒器的火焰等。
而說到均化庫的合理使用,齊教授表示應掌握以下幾個原則,即庫內物料量不小于最大庫容量的70%;入庫生料水分小于1.0%;均化庫使用時必須按照充氣和卸料及其周期等作業程序進行;停窯期間要安排倒庫,防止物料結塊;配料調整必須考慮均化庫的均化周期等。
另外,齊教授還與學員們分享了水泥生產中的幾個實際經驗,如生料100mm篩余從20%降低至10%,水泥粉磨電耗約下降4kWh/t,熱耗下降約3%,從中可以得出降低生料篩余可以提高生料易燒性,從而降低能耗;又如適當提高熟料fCaO(游離氧化鈣),可以縮短熟料的的初凝和終凝時間。一般孰料中的fCaO由0.5%提高到1.5%,初凝時間可以縮短半小時到一小時。在冷卻機中加入石灰石也能取得效果。
課間與齊老師溝通日常所遇問題
對于學員們提出的窯頭噴煤管問題,齊教授的看法是提高一次風量一般對火焰是有利的,但會增加熱耗;對于劣質煤、無煙煤、石油焦等燃料,可以考慮噴煤管的中心線與窯相同或比窯中心線角度大;內外風如用閥門調節,在60%-100%的范圍內,作用不明顯,一定要使閥門可調節幅度能低于60%。
水泥生產過程中游離氧化鈣的控制,受到多數操作人員關注。齊靈水教授認為采用砂巖配料的生料,熟料游離氧化鈣容易高,因此必須控制好生料細度,適當提高燒成溫度。此外,飽和比不能太高,要控制生料成分的均勻性;控制生料喂料量的穩定、噴煤量的穩定等,保證系統操作穩定;避免長厚窯皮,保證風、煤、料、窯速的合理匹配;避免窯內物料填充率太高,控制熟料游離鈣;液相量太高、液相粘度太低,游離氧化鈣不易控制;燃燒器具有活潑、有力的火焰,對控制游離氧化鈣非常重要;窯尾經常結皮、有后窯皮、經常掉窯皮等會出現游離鈣偏高。
中國水泥網記者在課余時間與永安水泥學員們交流培訓心得,大多認為此次培訓內容與平時生產結合緊密,“齊教授每天均留出一小時時間用來互動,我們提出日常遇到的問題,齊教授解答,這些建議將有利于我們今后改進”,一操作人員說。
培訓現場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xy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