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總投資43.9億元!海螺水泥持續布局新能源
據安徽新聞聯播近日報道,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等“新三樣”產業,已成為安徽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滁州市以“雙招雙引”為抓手,以“新三樣”為重點,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
這里是滁州市鳳陽經開區海螺光伏一體化項目建設現場,項目一期總投資43.9億元,自去年10月份開工以來,現在已經進入鋼結構安裝階段。
項目負責人李江濤告訴記者,在這里規劃建設兩座光伏玻璃窯爐及配套深加工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將實現75萬噸光伏玻璃的年產能,年產值達100億元。該項目是海螺水泥綠色轉型“棋局”中落下的重要一子,也是目前海螺水泥投資體量最大的新能源項目。
鳳陽海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江濤:這里完善的光伏產業鏈和豐富的石英砂資源可以大大降低我們的生產成本,提高我們的競爭優勢,生產的光伏玻璃在當地就能實現消納。
據了解,近幾年,海螺水泥積極探索布局新能源產業,一方面是滿足下屬工廠水泥生產電力需求,實現低碳綠色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公司水泥主業突破艱難,急需尋求新的產業突破。
2021年8月,海螺水泥收購了海螺投資公司持有的海螺新能源100%股權,交易作價4.43億元,海螺水泥布局新能源邁出實質性步伐。
2021年10月至12月,海螺新能源獨立出資設立了15家新能源公司,新增19個光伏電站、3個儲能電站,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00MW。
2022年,海螺新能源業務發展進度加快,海螺新能源注冊資本由5億元增至50億元,年內海螺新能源獨立出資設立了53家新能源公司,年底光儲發電裝機容量475MW。
2023年海螺進一步加快新能源產業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積極向上游產業延伸,穩步布局光伏玻璃、組件等光伏中游領域。截至2023年底,海螺水泥在運行光儲發電裝機容量542兆瓦,全年光伏發電約4.29億千瓦時。
未來,海螺水泥將持續加大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使用,減少化石能源消耗,不斷優化用能結構,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