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水泥早報:錯峰生產常態化 控產水泥熟料;水泥高成本時代;江西水泥價格上漲
1、 國務院發文!錯峰生產常態化!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18億噸左右!
國務院發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強調建材行業產能調控,實施水泥、平板玻璃產能置換,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到2025年底,控制水泥熟料產能約18億噸,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需達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發展綠色建材。水泥、陶瓷、平板玻璃行業提升能效標桿水平產能占比,淘汰或改造能效低下產能。
水泥行業已進入高成本時代,主要受新國標實施、礦山資源成本上升、環保治理投入增加、節能降耗壓力、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以及人工成本提高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水泥綜合成本不斷增加。這些壓力既是挑戰也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契機,能適應這些變化的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江西贛東北地區的水泥價格即將上漲。據市場反饋,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為了保證盈利,贛東北的上饒、景德鎮、鷹潭等地區的主導水泥企業已通知自27日起將水泥價格上調20-30元/噸。盡管如此,市場目前需求不旺,銷量疲軟,具體的價格調整效果還需進一步觀察。
濟寧泗水縣海螺水泥公司存在嚴重超限超載問題,改裝貨車裝載能力達190余噸,違反國家規定。超載行為破壞公路設施,危害安全,擾亂運輸市場。《意見》要求源頭單位安裝稱重設備,嚴格監管,杜絕超載。海螺水泥公司對超載問題視而不見,記者調查顯示其有能力控制卻放任超載。《意見》提出“一超四罰”政策,水泥企業作為承運人也應受罰。治超需要加強監管、教育培訓,推動行業參與者認識到超載危害,履行責任。
5、 國務院:嚴格落實水泥、平板玻璃產能置換 加強建材行業產量監測預警
國務院發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要求加強建材行業產能產量調控,嚴格執行水泥、平板玻璃產能置換政策,增強產量監測預警系統,并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推廣綜合利用尾礦等廢棄物,控制水泥熟料產能在18億噸以內。新建建材項目必須滿足能效和環保標準,發展綠色建材,提高能效標桿產能占比,淘汰或改造低效產能。
近期,由于煤炭等原料價格上漲以及新國標實施,四川成都地區的水泥生產成本增加。因此,該地區主導企業計劃將水泥價格上調30-50元/噸,以提高盈利。已有企業發布了調價通知,但具體執行效果尚需觀察。
2024年5月28日,浙江省21條水泥窯運行,開窯率為50%。熟料日生產能力19.65萬噸,實際產量11.14萬噸,產能利用率56.7%。建德紅獅水泥有限公司日產熟料最多,為1.21萬噸,有12家企業停產。信息源自水泥大數據網站。
天山材料成功舉辦第二屆科技創新會議,公司領導強調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并針對2024年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要求各單位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創新導向,實現管理規范化,并強化企業主體作用,提升產業引領力。蔣德洪總結了2023年科技成果和不足,部署了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會議還表彰了優秀單位和個人,并簽署了科技創新目標責任書及合作協議。
編輯:OctopusGP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