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徐寧:跨國集團將會是水泥企業的未來
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院長 徐寧
2011年8月4日,作為目前俄羅斯在建的最大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之一,由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承建的俄羅斯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實現窯系統一次點火投料成功,并順利產出水泥熟料。此項目是俄羅斯國內正式投產的第一條5000t /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該生產線的投料成功,也標志著合肥院進入俄羅斯市場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為其大力開拓俄羅斯市場奠定了基礎。10月21日,合肥院院長徐寧在與中國水泥網CEO邵俊會談時表示,中國水泥裝備工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目前各區域都在不斷上馬新的建設項目,在未來的一段市場內,海外市場將會是中國水泥企業發展的重點目標。
徐寧說,隨著目前國內的水泥市場逐漸趨向于飽和,跨國水泥集團將是未來中國水泥企業發展的趨勢和目標。“將所有的項目放在同一個國家地區,很容易受到市場、政策的影響,國內有些企業設點過于集中,一旦本地區市場情況不妙,企業業績就大幅下滑,利潤降低,所以想要長遠發展就必須走出國門,將風險分散”。徐寧以拉法基等國際水泥集團為例,“這些跨國水泥集團在某些國家地區的項目并不盈利,但是整個集團的發展卻很好,就是因為他們是跨國企業,在其他國家的水泥項目利潤很高。”此外,當前中國水泥裝備工程企業的建設技術和經驗已經日漸成熟,也越來越受到國外業主們的認可,“此前,中國企業在國外市場時常受到法律、經濟、市場等人力資源的限制,而隨著近幾年為國外建設水泥廠,在人才資源上已經有了積累,各方面的問題也都有了成熟的經驗。”徐寧建議,中國水泥裝備工程企業走出國門尋求發展應從設計做起,發展到總承包,帶動設備出口,進而考慮直接投資。按部就班,是較為穩妥的方法。
除了水泥裝備工程服務企業,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水泥生產企業也開始走出國門發展。據中國水泥網了解,目前,中建材已經計劃未來兩年內在印尼的主要城市爪哇島斥資4億美元建設一家水泥工廠和玻璃工廠。海螺水泥也計劃投資23.5億美元,在印度尼西亞新建4個水泥廠,香港昌興、巢東水泥也都計劃在印尼建廠。印尼國內經濟目前正處于復蘇階段,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有很大需求,印尼曾表示必須加緊公路、鐵路、港口、發電站以及信息產業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這一系列基礎設施投資將導致水泥需求量的急劇增加,因此,大集團選擇印尼進行試點,是非常明智的決定。此外,同力水泥在莫桑比克建廠、冀東南非水泥項目也在進行中……徐寧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中國水泥企業進軍世界各地,他將中國比喻成一個水桶,“國內水泥行業已經飽和,水將要溢出桶外,一旦企業試點成功,缺口打開,中國水泥企業將涌向世界各地”。作為海外市場先行試水企業,徐寧還分析了海外投資環境,他認為,首先可以選擇中國周邊國家為主地區,靠近中國文化相近,遇到問題方便解決,對于今后的管理、交流都是有幫助的;其次是與中國友好的國家,對于中國企業的投資也是有利的;第三是比較穩定的國家,法制各方面比較全面的國家,投資環境較為穩定。
據了解,目前合肥院國外則相繼承擔了沙特阿拉伯、蘇丹、俄羅斯、越南、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拉法基智利和印度尼西亞承建1500-6000t/d熟料生產線,業務遍布亞、非、歐、美四大洲。與此同時,合肥院在工程承包業務不斷擴張的同時,在環保課題上也不放松,在南方水泥進行的污泥技術試點,目前已經趨向成熟,不但保護了環境,還大大節約了能耗,走出了一條循環經濟的新方法。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z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