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與績效分級政策解讀
綠色低碳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近期,《關于推進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與《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防治績效分級及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技術指南 水泥工業(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水泥行業綠色轉型政策文件發布。
在此背景下,水泥行業會迎來哪些新變化?水泥企業該如何抓住發力機會?中國水泥網就這些問題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紅梅進行了詳細交流。
王紅梅指出,近年來,北京、山東、河北、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制訂了水泥行業地方排放標準,河南、浙江、寧夏、山西、山東、福建等提出了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河北發布了水泥行業環保績效A級試行標準,促進了水泥行業環保提標改造的進程。
2024年1月《關于推進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的出臺更是將全國水泥企業納入一盤棋,對全國重點地區和一般地區的水泥企業都提出了超低排放改造的要求。
王紅梅表示,近年來,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通過超低排放改造能夠倒逼整個行業的環保水平提升。未按預期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環保績效較差的水泥企業,則存在著關停淘汰的風險。
王紅梅介紹,近年來,政府在財政和技術創新方面為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不少支持,如對符合超低排放條件的水泥企業給予減免稅優惠,落實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抵免優惠,將水泥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納入中央、省級有關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重點等。有超低排放改造計劃的水泥企業應盡快行動搭上這班車。
針對水泥窯脫硝,王紅梅表示,水泥窯氮氧化物達到50mg/m3,從技術層面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超低排放水泥企業應采用“低氮燃燒+SNCR+SCR脫硝”聯合技術。
王紅梅介紹,用于煙氣脫硝資金的投入相當可觀,如1條日產5000t的水泥窯SCR脫硝投資在2000萬元-3000萬元,這對于水泥企業而言壓力很大,水泥企業應優先從生產工藝過程實現低氮燃燒,降低煙氣中氮氧化物的產生。
在當前行業面臨嚴峻挑戰之際,主動地推動大規模生產設備更新換代,積極推進水泥產業的節能技術創新與環保升級轉型,對于提升水泥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和實際效用。
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6月13-14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第十一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暨裝備更新論壇》”。本論壇將集聚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水泥企業及裝備供應商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和解析水泥行業設備更新與綠色升級的實踐路徑,推動行業向更高能效、更綠色環保的未來邁進。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