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4年年底前水泥企業基本完成有組織和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
近日,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1320253號提案的答復中提到,近年來,河南已率先完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量較改造前減少60%以上,41條水泥熟料生產線采用SCR等高效脫硝治理技術,在同行業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取得積極減排效益。
接下來,河南會高質量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年底前,長流程和短流程鋼鐵企業完成有組織、無組織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和中鋼協公示;水泥、焦化企業基本完成有組織和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
李韌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常態化幫扶監督機制促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提案收悉,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注和期待是對我們的最大鼓舞,衷心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F答復如下:
近年來,河南省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部署要求,緊盯目標任務,精心謀劃部署,狠抓工作落實,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3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9項指標“6改善、2持平、1增加”。“6改善”:綜合指數4.44,同比下降4.1%;PM10濃度7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超額完成目標10.2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4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超額目標3.2微克/立方米;O3濃度1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6%;CO濃度1.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優良天數比例68.0%(248.1天),同比增加1.6個百分點(5.9天)?!?持平”:SO2、NO2濃度分別為8、25微克/立方米,均同比持平。“1增加”:重污染天數比例為3.0%(10.8天),同比增加0.3個百分點(0.9天)。
二是高位推動凝聚攻堅合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樓陽生書記、王凱省長多次作出指示批示、開展專題調研,省委把黃潤秋部長督導檢查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納入主題教育專項整治重點事項,省政府研究制定推進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推動環境空氣質量回穩向好。各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靠前指揮推動,持續發力攻堅,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是狠抓工程確保減排成效。率先實施35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關停整合,每年減少燃煤約630萬噸、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約6000噸。率先完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量較改造前減少60%以上,41條水泥熟料生產線采用SCR等高效脫硝治理技術,在同行業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取得積極減排效益。大力推進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68臺套設備,關停淘汰落后煤電機組2臺總規模64萬千瓦,搬遷改造重污染企業12家,完成570家企業深度治理,關閉取締“散亂污”企業709家;實施229個節能降碳改造項目,完成24.08萬戶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全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780萬千瓦,全省單位GDP能耗強度降低9.3%左右;建成鐵路專線2條,全省公交車新能源比例達到95.6%,出租車新能源比例達到47.6%,城市環衛車新能源比例達到46.2%。
四是精準管控降低污染強度。狠抓臭氧污染防控,深化VOCs全過程綜合治理,排查整治10個方面653項重點任務,力保優良天數,5-9月份全省優良天數為107.6天,同比增加4天。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減排清單動態更新機制,涉氣企業減排清單由50499家增加到60747家,確保管控全覆蓋。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堅持日分析、周研判、月講評會商研判機制,動態研判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及時推送不同級別應急管控指令,督促指導各地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努力削峰降值,圓滿完成“一帶一路”等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和京津冀周邊區域聯防聯控工作任務。
五是創新機制催生攻堅活力。建立重點任務月積分排名通報制度,壓實各級責任,推動完成14727項重點任務。出臺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高值熱點管理辦法,通過提醒、會商、警示、約談,累計消除高值熱點3104個次,有效解決了影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突出問題。建立健全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對淘汰類、限制類的24家企業執行差別電價,收取加價資金0.17億元;對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水泥企業執行差別化電價,收取加價資金0.9億元,倒逼企業提升環境治理水平。
六是政策激勵推動綠色發展。用好盤活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有效引導和推進污染減排,爭取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0.5億元,用于能力建設項目22個、清潔取暖項目13個、工程減排項目165個,實現污染減排5600噸,省中央資金管理做法得到生態環境部充分肯定。推動落實大氣環境生態補償機制,全省累計扣繳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金53390萬元,獎勵生態補償金46080萬元。聚焦食用菌、煙葉烤房難點、堵點問題,先后投入財政資金7億元,拉動社會資本24億元,運用經濟杠桿撬動農用領域燃煤設施“雙改”,食用菌農戶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煙農畝均增收500元以上,實現環境、經濟、社會三重效益共贏。
七是依托科技提升監管效能。推進排污單位完成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數據采集傳輸系統升級改造3019個點位,建成1248個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升級改造、3個交通污染自動監測站和12個業園區自動監測站,“人防+技防”信息化監管體系取得實質性進展。強力推進問題整改,生態環境部監督幫扶發現的25家企業84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高標準完成23輪次部監督幫扶問題整改,發現的9331個環境問題中554個突出問題立案、9191個環境問題完成整改,整改率排名全國前3。
針對您提出的“深化目標導向,挖掘減排潛力;創新服務主題,靈活幫扶形式;完善技術力量,實施長效監管;開展機制創新,實施獎罰并重和誠信管理”四方面建議,我廳高度重視,認真進行了研究并將積極采納。我們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改善省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持續推行績效分級制度。一是細化完善評級管理機制。印發《河南省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細則》,進一步優化績效分級評級流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逐級審核評定責任,健全動態調整實施機制,推動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二是持續開展培訓觀摩活動。定期組織重點行業現場觀摩活動,選取省內A級標桿企業,通過視頻觀摩、現場直播等方式,引導企業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促發展,逐步縮小與同行業先進企業的差距。三是深化績效分級幫扶培育。根據近年來工作實際,結合企業發展意愿,建立培育企業清單,排查企業短板弱項,科學設置預期目標,對企業開展指導幫扶,解決企業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推進企業績效分級“梯度達標”。四是探索A級標桿示范工程。積極培育水泥、耐火材料、鑄造、炭素、平板玻璃、包裝印刷、汽車整車制造、塑料制品、磨料磨具、肥料制造(除煤制氮肥)等10個行業企業績效分級創A晉B工作,通過資金支持、改造幫扶、全程監督、高標準驗收等,推動我省績效分級A級企業比例不斷提升。
(二)實施工業污染治理減排行動。一是深入推進超低排放改造。高質量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年底前,長流程和短流程鋼鐵企業完成有組織、無組織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和中鋼協公示;水泥、焦化企業基本完成有組織和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二是加快工業爐窯和鍋爐深度治理。加強燃煤鍋爐、生物質鍋爐除塵、脫硫、脫硝設施運行管理,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強化全過程排放控制和監管力度,對于污染物無法穩定達標排放的,依法依規實施整治。三是推進化工園區升級改造。完成全省化工園區認定,優化存量化工企業布局,各地化工園區管理機構制定化工園區“一園一策”綠色化升級改造方案,推進化工企業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改造、智能化管控平臺建設。四是開展低效失效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制定工業爐窯、鍋爐、涉VOCs等重點行業低效失效治理設施排查整治方案,建立整治提升企業清單,對無法穩定達標排放的,通過更換適宜高效治理工藝、清潔能源替代、原輔材料源頭替代、關停淘汰等方式實施分類整治。
(三)積極幫扶重大項目建設。一是專班推進,形成合力。積極融入我省經濟發展大局,切實加強與省重點項目辦、工信、商務等各部門溝通銜接,對重大項目環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對接各相關單位,確保重大項目環評應批盡批,能批快批。二是一網通辦,云上服務。大力推進環評審批“一網通辦”,讓全省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實現提交文件、網上補正、查詢進度、收取批復。大力推廣國家“小微企業環評咨詢平臺”,組建專家答疑團隊,切實做到答復一個案例,解決一批問題。三是強化服務,做好保障。實施環評助企專項活動,全面建立重大項目環評管理臺賬,推動各地市將臺賬作為推進重大項目生態環境要素保障的“總作戰圖”,對重大項目環評進展實施掛賬銷號制度,服務不到底、項目不獲批、任務不銷號,踏踏實實做到“問需于企、問計于民”。
(四)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一是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完成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六因子升級改造和聯網,實現省域內六因子監測全覆蓋,持續推進交通污染自動監測站和工業園區自動監測站建設。推進縣(區)監測能力現代化試點建設,支持試點縣(區)建設標準化實驗室,加強儀器設備配置。強化監測數據質量監管,開展監測數據質量專項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監測數據造假行為。二是強化污染源監控能力。組織更新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將自動監測要求載入排污許可證,督促排污單位依法安裝、使用自動監控設施,將電力、水泥、鋼鐵、焦化、化工等重點行業氨逃逸,以及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和油品儲運銷過程油氣回收VOCs因子納入自動監控范圍,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全覆蓋。
(五)強化監督幫扶指導。一是分時段、分重點開展專項活動。夏季開展涉揮發性有機物行業企業專項執法,指導企業自查設施整改問題,利用“執法+監測+N”模式有針對性進行監督幫扶;秋冬季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專項檢查,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問題,不斷提升重污染天氣管控精準性有效性;適時開展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集中排查治理設施簡陋、運行低效等突出問題,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二是常態化開展省內專項監督幫扶。定期組織力量對生態環境質量下降明顯、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環境違法行為多發的地區進行專項監督幫扶,快速找準問題,提升環境質量。積極開展遠程監督幫扶,不斷提高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著力查辦突出環境問題。三是堅持寬嚴相濟的執法原則。將監督幫扶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考量,堅決防止“一刀切”,對于問題突出的地市、主觀故意違法企業突出監督作用,發現一個警示一片;對于排放量小,影響輕微企業采取包容審慎方式,強化整改幫扶指導,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打擾。
(六)嚴厲打擊監測監控數據造假。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行動,依法嚴厲查處自動監測監控設備不正常運行、監測監控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加大數據造假聯合懲戒力度,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交相關部門查處;對相關監測、運維及技術服務機構,按照相關規定調低環境信用級別,并將相關信息推送信用中國(河南)網站等平臺;對參與造假的相關技術人員,在省級專家庫予以移除,并將相關信息推送技術職稱評定部門,促進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行業自律的長效機制。
再次感謝您對我省環境保護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2024年5月22日
聯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 王亞涵
聯系電話:0371-66309586 15236224126
郵 編:450046
超低排放迫在眉睫,對水泥企業而言,當務之急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超低排放改造技術。為此,6月13-14日,中國水泥網在江蘇南京舉辦“第十一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暨裝備更新論壇》”上將對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進行對比分析。會后還將組織參觀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礦山—句容臺泥水泥有限公司。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