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跨海入福建展業布局
在今年福州海交會期間,記者采訪了作為特邀嘉賓與會的臺泥總經理吳義欽先生,吳先生表示閩臺在成本和經營等方面各有所長,如果能強強連手全面合作,相信能推動福建水泥行業迎來新的復蘇。
臺泥是臺灣目前最大的水泥企業,年產量近1100萬噸,與另一家水泥業巨頭臺灣亞洲水泥公司的生產量之和,就滿足了臺灣島內80%的水泥市場。“祖國大陸有8.4億噸的水泥市場,僅廣東一個省的水泥需求量就相當于島內需求量的5倍。”大陸龐大的水泥市場發展潛力吸引了臺灣主要的水泥企業紛紛進軍內地,吳義欽表示雖然臺泥最近幾年才進入大陸,但已經在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投資興建了水泥生產基地和預拌水泥廠。尤其是在與臺灣僅一水之隔的福建,臺泥在福州長樂興建的配有兩萬噸專用碼頭的水泥粉磨廠有望年底投產,屆時該廠的年加工熟料能力可達150萬噸的規模,是臺泥目前在大陸最大的水泥粉磨廠。
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以福建作為重要目標市場的臺泥把這些看成與福建水泥業展開進一步合作的良機。福建近年來發展較快,一些重大的基建項目對水泥和建材需求量持續增加,尤其是福建省謀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讓更多的臺灣水泥業人士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商機。吳義欽表示福建的水泥企業數量不少,但平均規模偏小,且以生產低標水泥為主,而臺灣水泥企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已相對成熟,這就為閩臺水泥合作提供了廣大的空間。此次來福州參加海交會期間,他還和三明等地的政府部門和企業討論了在當地投資設立一個大型水泥廠的意向,但他希望能引入新型干法旋轉窯生產線,提高優質、高標水泥的生產比重,通過在福建新的布局進一步完善在內地的上中下游一體的水泥業生產鏈條。
大陸水泥業的激烈競爭已是人所共知,特別是今年4月以來,中央對水泥等行業抬高“門坎”,不斷進行“降溫”之際,臺泥的跨海動向更是引人注目。吳義欽認為臺泥與福建的水泥企業之間更多的是協作關系。他說,臺資企業擁有資金、人才和管理經驗,結合當地的資源和成本優勢,必能產生雙贏的局面。“我們的目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達到2000萬噸的規模。”吳義欽信心滿滿。
臺泥正攪動著福建的水泥市場格局,重新洗牌與整合將不可避免,但雙方的深層協作必將推動福建水泥產業的脫胎換骨:發展優質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