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長三角地區再次調漲水泥價格,實際落實如何?
5月19日至20日,長江沿江地區熟料價格上調30-40元/噸,調后離岸價230-240元/噸,長三角地區江蘇蘇中南、上海、以及浙江杭嘉湖紹等地上調水泥價格20-50元/噸,其中高標主流上調50元/噸。筆者了解到,當前部分地區僅落實20-30元/噸,有些地區尚未跟進,仍在觀望。4月中旬前后,長三角地區曾大規模推漲水泥價格30元/噸,受需求疲弱影響后來紛紛回落,此次再次集體調漲,能否上漲成功?后續行情如何演繹?
一、價格上調原因剖析
(一)價格跌至低位 企業運營壓力較大
長三角地區是長江沿江地區水泥主要消費區域,今年1-4月,該地區水泥產量1.1億噸,同比下降6.9%,需求下滑加之競爭激烈,開年以來水泥價格一路走低,當前達到近年的低位水平,多數企業陷入虧損狀態,行業運行壓力極大,為增強市場信心,提高營運質量,企業紛紛推漲水泥價格。水泥價格過低,企業虧損嚴重或為此輪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圖1:長江沿江水泥價格指數低位運行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二)煤炭價格上漲 生產成本增加
5月份以來,下游非電工業需求邊際改善,拿貨情緒好轉;與此同時,電力企業對迎峰度夏預期較強,逐步開啟補庫動作,煤炭外購價格上漲。受此影響,5月份動力煤價格震蕩上漲,截至5月21日,動力煤現貨價格873元/噸,較4月底上漲36元/噸,動力煤價格上漲導致水泥生產成本增加,水泥企業漲價意愿較為強烈。
圖2:5月煤價振蕩上漲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三)水泥新國標實施在即 生產管控從嚴
2023年11月27日,工信部組織制定的GB 175-2023《通用硅酸鹽水泥》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并于2024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水泥新國標對提高水泥強度、細度要求細化、組分規定細致以及規范混合材使用種類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以保障水泥的品質和質量,并且所有條款均為強制執行。長三角地區熟料廠和社會粉磨站眾多,水泥新國標一旦開始實施,無疑會增加部分企業的生產成本,屆時企業運營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
二、市場即將轉淡 最后的漲價努力?
當前長三角地區積極推漲水泥價格,多數企業已通知到位,但實際執行比較一般。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顯示,目前長三角地區水泥發運率僅在50%左右,盡管環比有所好轉,但仍較同期遜色不少(65%)。另外,由于需求孱弱,今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水泥企業持續累庫,熟料庫存居高不下,當前庫容比達到70%。需求弱、庫存高,水泥價格上漲缺乏基礎,預計本輪上漲落實情況不容樂觀。
圖3:長三角發運率低于同期(%) 圖4:長三角熟料庫容比處于高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接下來,南方地區即將進入傳統雨季和農忙季節,市場需求走弱不可避免。筆者認為,盡管此輪長三角地區調漲水泥價格落實有限,后續回落概率較大,但至少傳遞了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水泥企業漲價的迫切性,反映當前水泥企業虧損運營、困頓前行的現狀;二是水泥企業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市場淡季,在上半年最后的窗口期以漲止跌、促穩,避免淡季時節價格降幅過大。不管怎樣,這都反映了水泥企業在逆境中積極有為、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編輯:李坤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