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泥出口期待再展宏圖 或成穩定市場重要手段
從年出口量最高達到80萬噸,到現在僅幾萬噸,新疆水泥出口形勢從極熱走向極冷。而這一切,僅僅只用了近4年時間。
近日,烏魯木齊海關公布了一組新疆水泥出口數據。曾被高度關注的水泥出口再度出現在新疆外貿人士的視野中。不過,這組數據帶來的并不是驚喜,相反卻深深刺痛了外貿人士的心。
據統計,今年1-7月,新疆出口水泥及水泥熟料3.4萬噸,同比減少61.6%;價值369.3萬美元,同比下跌50.1%。而新疆建材行辦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新疆建材產品出口創歷史最好成績,實現建材出口4.84億美元,同比增長71%,其中水泥出口80萬噸,同比增長10倍。
昨日,邊疆賓館經營商戶王新談起自己曾做過的建材出口生意時,心情也像當日的天空一樣晴朗,他情不自禁地以“炫耀”的姿態描述著自己曾經在該行業的輝煌經歷。
“2007年那個時候的建材出口生意,好得沒法說。每個月出口幾百噸水泥是很正常的事情。年底盤賬時才發現,我一個人當年就賣了近4000噸水泥,還有近千噸其他建材。因為生意火爆,我甚至曾想把在邊疆賓館的服裝店轉出去,好全身心地投入到水泥等建材生意的運作上。”王新說。
“沒想到的是,輝煌這么短暫。”望著眼前半天沒有響聲的電話,王新笑稱,好在自己當初沒把服裝店轉掉,現在還有個“落腳”的地方。同時,王新表示,今年以來自己還沒有接到一筆水泥訂單。
其實,自2008年起,新疆水泥出口生意就開始走下坡路。王新說,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后,很多本來就不是專門做建材生意的老客戶,基本停止了這一業務的合作。那一年,盡管他做了很多努力,甚至還專程到中亞國家開發建材進出口合作的相關業務,但全年業務量僅有幾百噸。
金融危機的影響在2009年充分體現出來,由于中亞國家大量建筑工地停工,建材等相關產品的銷售迅速走入低谷。“實在耗不下去了,我不得不重新回到服裝市場。”王新說,至少服裝等大宗商品還有點生意可做。
盡管現在已經重新回到服裝出口行業,但王新并沒有放棄水泥等建材出口合作業務,每次和朋友聚會,或者參加外貿人士的相關活動,他總是不忘囑咐朋友一句:“有水泥出口的業務別忘了聯系我”。
現在:企業兩年零出口
“我們的水泥已經兩年沒有出口了。”烏魯木齊燕兒窩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話印證了王新所言。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前兩年水泥出口形勢好的時候,公司通過外貿企業出口了一部分水泥。但從2009年開始,外貿訂單便開始大幅下滑,而且接到的訂單數量都不大。為此,公司當前生產的水泥全部供向本地市場。其中,80%的水泥供向公司下屬的攪拌站。
值得一提的是,在援疆大項目相繼開工的形勢下,當前內銷市場的銷量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所以該公司目前暫不會考慮開發中亞等周邊市場。
與烏魯木齊燕兒窩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堅持全部內銷的做法不同,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則專門準備了外貿出口市場的份額。不過,在談及今年的出口狀況時,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非常低迷”。
該負責人介紹說,2008年以前,公司外單出現排隊采購的局面。不但天山水泥如此,其他水泥生產廠家也是如此。
據當時的統計數據顯示,單是哈薩克斯坦因為各類項目開工等因素,每日水泥需求量達到4000噸以上。這也一度造成供不應求,甚至“天價采購水泥”的局面。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近兩年來,公司每年接到的外貿訂單只有二三筆,出口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對于水泥出口量嚴重下滑的原因,該負責人分析,首先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亞等周邊國家的經濟并未完全恢復。其次,從以往的出口數據看,水泥出口量主要集中在哈薩克斯坦。今年俄白哈關稅同盟之后,很多哈國客商在同盟外第三國商品進口關稅大幅增高的情況下轉向俄羅斯市場采購。
烏魯木齊海關相關人士表示,國外的水泥生產量逐漸增加影響新疆水泥的出口量。比如,自2010年至今,俄羅斯新投產水泥廠總產能將超過1000萬噸;哈薩克斯坦目前水泥年產量652.6萬噸,同比增長24%;烏茲別克斯坦的水泥產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主要面向中亞其他國家的出口,導致中亞各國從新疆的進口量逐漸減少。
未來:中外價差釀商機
國內水泥因供需飽和價格起起落落,國外水泥價格則因需求量增加而不斷上漲。上下之間,雙方可能會找到一個平衡點,從而實現水泥等建材領域的經貿合作。
烏魯木齊文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一直關注著新疆與中亞水泥及建材行業市場的變化。他說,今年以來,新疆水泥市場價格上下波動頻繁,盡管在6月份創下市場零售價每噸800元的高價,但距中亞及俄羅斯市場現行的水泥價格還有一定的價差。
國家商務部相關調研信息顯示,自3月份起,俄羅斯水泥價格開始上揚,到6月份價格已增長兩倍,達6000盧布/噸(約合215美元/噸),8月份達10000盧布/噸 (約合327美元/噸)。
按當前俄羅斯水泥價格及當前匯率,327美元折合成2076元人民幣,對應當前市場每噸800元的價格,很顯然還存有很大的出口機會。如果能從廠家直接發貨,同時減少國內外中間環節的支出,對中亞國家的貿易機會可能會進一步提高。
該負責人推測,更重要的是,隨著新疆水泥產能不斷增加,水泥供應必然會有一部分流向出口市場。
而對于中亞國家及俄羅斯而言,即便目前增加了水泥產能,依然存有一定的進口依賴性。也正是因為市場需求增加,俄羅斯水泥需求量在短短3個月內增加了兩倍。這也意味著,該國并沒有足夠的出口能力支撐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市場需求。
其次,哈國相關部門的分析顯示,即使該國當前水泥產能超過600萬噸,但每年依然有20%-30%的進口需求。以此推算,哈國的年進口規模至少在30萬到90萬噸。新疆顯然更有機會。
在烏魯木齊海關公布的分析報告中,記者也注意到,截至6月底,新疆水泥產能約為4000萬噸。隨著一批新建水泥項目的建成投產和市場需求量的減少,水泥供需矛盾正在緩解。同時新疆水泥供應市場可能存在產能過剩風險。
在合理規劃產能、提高抗風險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對周邊各國主要出口市場的監測與研究,提早應對周邊國家政策變化帶來的潛在風險;通過交流和合作,進一步開發周邊國家水泥需求市場,或將成為新疆水泥行業保持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wangya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