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路投資近年首次負增長 基建難扛水泥需求大旗
當前,房地產行業態勢下行,基建投資被水泥行業寄予厚望,不過從國家公布的一季度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來看,情況不容樂觀。
近日,2024年1-3月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發布。1~3月,公路水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566.5億元,同比下降5.5%,近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從具體省份來看,甘肅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最大,下滑50.1%;其次為寧夏,下滑36%;廣西,下滑33.5%。
可以發現,這三個省份都屬于化債重點省份。
2023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重點省份分類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該文件將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貴州、云南、甘肅、青海、寧夏等12個地區列為重點省份,要求重點省份“砸鍋賣鐵”全力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同時嚴控新建政府投資項目。
新建項目的減少與基建的疲軟對水泥需求有直接的影響。
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統計,一季度水泥需求恢復緩慢,截至3月底,水泥發運率僅36%,低于同期7.4個百分點。
需求比較旺盛的長三角地區僅40%,較同期大幅下降33個百分點,需求走弱明顯。盡管一季度不少地區加大錯峰力度和延遲開窯,但需求疲弱下,廠家去庫速度較慢,3月底熟料庫容比62.8%,處于同期高位水平。
一季度發運率低于同期(%)熟料庫容比處于高位(%)
水泥需求下行,價格也一路走低。2024年一季度,全國水泥價格行情走勢幾乎沒有像樣反彈,價格一路走低,截至3月底,全國水泥價格指數錄得105.45點,較1月初下跌7%,同比下跌25.4%,11個周中僅有1周環比上漲,其余均在下跌。
一季度水泥價格低開低走(點)一季度周價格環比漲多跌少(%)
地產拖累明顯,基建支撐不足,水泥行業正處于轉型與升級的關鍵節點,行業必須理性面對需求不足的現狀,創新發展,在危機中覓得新機。
當前,主動地推動大規模生產設備更新換代,積極推進水泥產業的節能技術創新與環保升級轉型,對于提升水泥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和實際效用。
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6月13-14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第十一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暨裝備更新論壇》”。本論壇將集聚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水泥企業及裝備供應商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和解析水泥行業設備更新與綠色升級的實踐路徑,推動行業向更高能效、更綠色環保的未來邁進。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