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轉型期 研究水泥浙商精神具有新的意義
繼2010年四季度水泥行業走出了一個歷史性的爆發期之后,2011年水泥行業再度走出了非常規軌跡——上半年水泥行業淡季不淡的喜悅之后,時值“金九銀十”之九月,水泥行業仍未見起色,行業人士開始擔憂是否會旺季不旺,尤其是為水泥浙商這樣的以中小型企業,未來四個月乃至未來一年行業將如何應對充滿著不確定性。對此,中國水泥網CEO邵俊先生顯得比較樂觀:團結奮進的水泥浙商團體有著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和勇于開拓的浙商精神,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從來都是最敏銳、最迅速,但也是最執著、最勇敢的。
三個問題影響水泥行業走勢
水泥行業是受宏觀經濟拉動最強的行業之一,宏觀經濟的未來走勢將嚴重影響水泥行業投資者的下一步投資判斷。盡管從去年7月份開始,由浙江市場最先啟動的節能減排限電工作造成水泥市場供給的巨大缺口,推動了水泥價格的持續上漲,隨后這輪漲潮逐漸波及整個華東及周邊水泥行業。
而2011年上半年淡季中國水泥行業走出了意外的淡季不淡的行業走勢之后,行之目前下半年市場卻沒有如愿,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節能減排等問題仍是水泥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但邵俊對接下來水泥行業的發展形勢仍表示了比較樂觀的態度。
邵俊認為,水泥行業面對著全國各地產能過剩這個普遍性問題。需求量隨著國家經濟政策改變無法控制,但是可以控制供應量。水泥屬于剛性消費,因此聯合重組之后做好價格協同是關鍵。
而造成現階段水泥需求不旺的三大需求不振:房地產限制、高鐵規模縮小、貨幣供應量影響也不必過于悲觀,9月23-24日,中國水泥網將舉辦第四屆水泥浙商大會,屆時將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等宏觀經濟學家,以及臺泥國際辜成允、南方水泥蔣曉萌等水泥行業龍頭企業家前來分享觀點經驗。“國家經濟政策對水泥行業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需要的是更具體更精確的解讀以及如何積極應對。”邵俊此番話大有把“精彩”留到大會上再揭曉的意思。
水泥浙商精神 值得去研究去探討
中國水泥網一直致力于促進中國水泥行業發展,由其主辦的水泥浙商大會也是立足于浙江水泥發展現狀,從水泥浙商切身利益出發召開的。前幾屆的水泥浙商大會影響深遠,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作為中國水泥網CEO,邵俊表達了自己對本屆大會的熱切期望。他說,這次大會他希望達成以下三個目標。一幫助水泥浙商尋找投資、被投資機會;二幫助水泥浙商擴張資本來源,探尋水泥產業鏈延伸;三對于中國水泥網和他自身來說實現廣交水泥朋友,共同發揚水泥浙商精神的愿望。希望大家坐到一起,從戰略角度和投資角度看待水泥行業,提升空間,轉化動力。
水泥浙商對中國水泥行業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新的團體了。中國水泥網從2007年主辦第一屆水泥浙商大會以來,就是因為看到了水泥浙商在經歷一次次嚴峻的考驗時所體現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和勇于開拓的浙商精神。對于水泥浙商這個團體,邵俊流露出高度贊揚之情,“水泥浙商是一個務實的團體。他們在操作規范上有幾個共有的特色:一是水泥企業比較正規規范。這是由于浙商的商業氛圍成熟,操作協議比較規范,相對很多地方民營企業比較正規。二是水泥浙商勤勞勤懇,愿意付出。前期發展過程中負債累計比較高,擴張比較大可以看得出來水泥浙商敢于付出;三是浙商社會責任感強,他們樂于回報行業,回報社會。”
面對轉型中的中國水泥行業,研究水泥浙商內涵,發揚水泥浙商精神顯得極具意義。邵俊認為提供水泥浙商大會這樣的平臺,有利于團結水泥浙商,互相“取經”,克服困難,共同發展。“浙商是水泥軍團獨特的水泥兵團,曾經控制百分之二十五的產能。現在很多浙商出走浙江,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浙商身影。浙商兼并重組同時也被兼并重組,作為排頭兵,這個獨特的水泥兵團值得我們去研究去探討,去贊美贊揚,鼓舞鼓勵。社會多元化,水泥企業也是多元化的,有天下大同也有獨居一方,多元化值得認可,但我們也主張弘揚水泥浙商優秀的思想、思維和文化。”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yy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