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錯峰期間水泥入閩量縮減50%!由海螺統計
近日,福建省針對水泥行業2024年錯峰生產工作發布最新安排。
筆者注意到了與往常錯峰文件與眾不同的一條要求。文件中表示:錯峰期間省外水泥熟料入閩量必須按正常年份50%控制,由海螺水泥統計各品牌入閩量,于每月10號前上報福建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由秘書處會同各區域組長找海事局等部門進行核實。
據中國水泥網大數據研究院了解,福建省2024年第一季度水泥產量1485.27萬噸,同比下降了30.84%,是全國下滑幅度最大的幾個省市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福建省的外來水泥在1500萬噸左右,其中海螺水泥就有1200萬噸,占據本省市場份額15%左右,對于福建省水泥供給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
而錯峰生產是當前水泥行業改善供需矛盾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當前市場環境下,水泥跨區域流動性增強,若外來水泥在福建水泥企業錯峰期間進行大量輸入,將對省內水泥價格造成巨大的沖擊。
如此來看,此次福建的錯峰新政策對入閩水泥在錯峰期間的限定展現了初步規范意圖,但在筆者看來仍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首要問題在于,單憑一紙文件難以直接約束外省企業,又該如何做到對入閩水泥企業的明確數量控制?
其次,海螺水泥作為入閩水泥的大頭,由其統計各品牌入閩量,如何保證其公平透明?
最后,若外來水泥在錯峰前夕突擊增加庫存,在錯峰期間釋放沖擊市場,文件豈非形同虛設?
總的來看,面對當前需求下滑、市場萎靡的現狀,福建的錯峰新措施是緩解本土水泥企業競爭壓力的一種積極嘗試,但執行復雜度與實際效果尚需細致考量。
在當前行業面臨嚴峻挑戰之際,主動地推動大規模生產設備更新換代,積極推進水泥產業的節能技術創新與環保升級轉型,對于提升水泥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和實際效用。
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6月13-14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第十一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暨裝備更新論壇》”。本論壇將集聚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水泥企業及裝備供應商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和解析水泥行業設備更新與綠色升級的實踐路徑,推動行業向更高能效、更綠色環保的未來邁進。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