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水泥早報:媧石水泥提倡停產能置換;市場助推水泥兼并重組;青海加速更新水泥建材設備
1、 媧石水泥王建新:呼吁停止產能置換 大企業要做好帶頭作用!
媧石集團副總裁王建新呼吁在水泥行業面臨困境時停止產能置換,通過減少實際產量和錯峰生產來緩解供需矛盾。同時,媧石水泥積極節能減排、改良工藝,投資1.5億元進行節能改造,實現超低排放和清潔生產。此外,碼頭改擴建和托盤水泥的創新應用,提升了效率和經濟效益,媧石集團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百年企業。
市場下行時,水泥行業通過兼并重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與行業集中度。浙江水泥行業經歷了快速增長后的整合自律,實現了減量增利,重回正軌。多地政府支持龍頭企業進行資源整合與重組,如湖北省發布高質量發展方案,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合并重組。當前市場份額爭奪激烈,部分企業虧損,看好合并收購的機遇。水泥行業集中度提升將帶來高質量發展,同時也需關注生產設備更新及環保技術創新。
青海省發布《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點行業能效顯著提升,特別是水泥建材行業需更新落后低效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規定水泥企業更新技術,強化節能改造,否則將面臨淘汰。政府將提供財稅支持和補貼,鼓勵企業進行節能降耗升級改造。同時,將在南京舉辦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推進行業綠色升級。
2022年,由于房地產市場調整,水泥行業需求下降,產能過剩問題加劇。目前,有1.1億噸熟料產能在建或擬建,若這些產能投產,將進一步惡化行業狀況。目前在建的熟料產能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而擬建產能則以華東地區為主。中國建材在建和擬建產能居首位。鑒于市場現狀,建議水泥企業應謹慎考慮新增熟料項目建設,以維護行業整體利益。
水泥行業面臨需求下滑、產能過剩的挑戰,內卷嚴重,企業迫切需要“降本增效”。裁員等措施雖可短期減少成本,但不利于長期發展。隨著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水泥企業應通過智能化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環保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中國建材等龍頭企業已在智能化建設上取得成效,節約能源并減少污染排放。行業應把握數字化、智能化的歷史機遇,推動產業的節能技術創新和環保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錦誠新材自1998年成立以來,憑借市場洞察和創新研發,在耐火材料行業中脫穎而出。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基礎研究、工程設計等,服務于50多家大中型水泥企業。該公司積極推動技術升級,推出水泥窯爐噴涂施工技術,有效節約施工時間和能耗,符合雙碳目標。錦誠新材榮獲2023年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致力于技術創新,不斷探索綠色發展之道。
寧夏銀川地區水泥價格有所上調。由于前期漲價措施未能有效執行,導致企業實際成交價格未達預期。受持續低位價格和經營壓力影響,部分主要企業決定自15日起將水泥價格上調20-25元/噸,以期提高盈利空間,但價格上調能否實際執行仍需觀察。
華潤水泥(上思)有限公司2023年1-4月熟料產量達97萬噸,同比增長12%;水泥產量96萬噸,增長30%;骨料產量213萬噸,增長317%。公司實現營業額和產值各2.6億元,上繳稅金3千萬元。通過推進“595”戰略舉措和“1252”工作思路等,取得了顯著業績。并購、合作項目和新型建筑骨料項目的建成投產為公司發展增添動力。未來將繼續為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編輯:OctopusGPT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