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公轉鐵” 戰略鐵路部門守護藍天白云
據媒體報道: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29.16億噸,同比增長8.8%,其中11月貨物發送量2.77億噸,同比增長14.30%,創今年最好水平。業內認為,鐵總這一亮眼成績單的取得,與“公轉鐵”對于鐵路運量的增加關系密切。
隨著綠色環保及降本增效成為物流業發展的關鍵詞,“公轉鐵”這一運輸結構調整規劃被反復提及,并被提升到國家和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高度。為此,加快“公轉鐵”落地進程,促進鐵路基礎建設投資進入施工高潮期,攪動物流行業產生新變局。鐵路總公司大規模進行鐵路專用線建設和既有貨場改造,并大量新購機車和相應車輛,以最快速度提升大宗貨運運力。此舉勢必帶動鋼材市場、冶煉行業等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鐵路貨運相較于公路貨運具有不可比擬的先天優勢。低成本、低能耗的的特點讓鐵路貨運日漸受到社會各界青睞,已成為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公轉鐵”政策落地,對于提高鐵路貨運能力和比例,釋放并提升既有的鐵路線的運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公轉鐵”利用運輸結構調整的政策機遇有效地完善物流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包括公、鐵、水、空各物流行業企業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從整體上推動物流業的降本增效。
推動“公轉鐵”戰略就是金山銀山,就是為了藍天白云做貢獻,實現著雙贏的目的。加快了京津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優化步伐,推動交通運輸業綠色低碳發展,有利于大氣污染綜合防治。鐵路運輸因運量相對集中、單位運量較大、環境協調性好,具有低碳、環保、高效等特點,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為緩解京津冀乃至大部分地區交通運輸壓力、減少霧霾大有裨益。
編輯:余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